近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單位研究編制的《中國—非洲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發展報告》2024版藍皮書正式發布。11年來,中國同非洲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務實合作不斷深入,一體謀劃、一體建設、一體推進了一批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有力促進了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
“小而美”項目促進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在8月2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開放司司長徐建平表示,在中非共建“一帶一路”重大標志性工程建設過程中,統籌建設了一批“小而美”民生項目。
“肯尼亞蒙內鐵路帶動沿線物流業和制造業快速發展,物流運輸成本大幅下降40%,對肯尼亞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超過了1%,成為一條助力肯尼亞繁榮發展的‘幸福路’?!毙旖ㄆ秸f,“中資企業在蒙內鐵路項目建設過程中注重生態環保,全線共設置14處大型野生動物通道、600處涵洞和79座橋梁,以便動物順暢通行。”
安哥拉凱凱水電站是當地惠民生、促發展的戰略性項目,建成后可滿足安哥拉全國50%以上的電力需求。中資企業在推進凱凱水電站建設的同時,積極實施“筑夢絲路”青年發展計劃,對參與項目建設的外籍員工和屬地青年開展漢語教學,助力安哥拉青年就業,增進中安兩國青年友誼。
中國-烏干達姆巴萊工業園自2018年啟動以來,已吸引40多家企業入駐,為烏干達提升工業化水平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中資企業在建設運營工業園區的同時,在工業園區內還設立魯班工坊實訓基地,為烏干達本地培育了鉗工、電氣自動化、數控加工等方面的職業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小而美”項目深受非洲國家民眾歡迎
許多“小而美”的醫療項目深受非洲國家民眾的歡迎,已經成為中非衛生健康合作的重要品牌。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司副司長李娟表示,中方已與41個非洲國家和地區的46家醫院建立對口合作,共建25個??坪献髦行模ㄐ呐K、重癥醫學、創傷、腔鏡等專業,填補了當地數千項技術空白。
“我們在佛得角、埃塞俄比亞、塞拉利昂、馬拉維、馬達加斯加、南蘇丹等國實施婦幼健康項目。中方與幾內亞共建重癥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中心等,初步實現了‘大病不出國’目標。援建的坦桑尼亞基奎特心臟病研究所已成為東非地區首屈一指的心臟病診療中心,大幅降低患者赴海外就醫需求,甚至吸引周邊20余國患者前來就醫。支持建設的馬里生殖醫學中心首例試管嬰兒已于2024年出生。”李娟說,此外,還開展了“光明行”“愛心行”“微笑行”等白內障、心臟病、唇腭裂等“小而美”義診活動,幫助萬余名患者解除病痛。
在食品安全等領域,許多“小而美”的項目促進了“心聯通”。“針對非洲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我們聯合國際米制公約組織幫助非洲國家開展和建立他們非常關心的真菌毒素檢測體系,讓食品安全檢測更快、更準?!笔袌霰O管總局國際司副司長舒玲敏說,針對迫切的農業增收需求,市場監管總局積極推動中非農業產業標準化合作,讓糧食種得更好、收獲更多。同時,市場監管總局積極開展援外培訓,面向非洲國家舉辦醫療衛生公共管理標準化研修班,幫助他們更好地使用援助資源、提升合作成效。
舒玲敏表示,在非洲開設的“魯班工坊”,特別將技術標準作為課程和培訓重要內容,持續助力非洲國家強化職業教育。“此外,我們還先后協助坦桑尼亞、岡比亞等國完善職業標準體系,研制國家職業標準,都取得積極成效。中國的檢測認證機構扎根非洲,為當地企業提供標準與檢測技術培訓、實驗室能力建設與能力驗證等,當地受益企業出口中東及東歐地區年增長率超過100%?!?/p>
在能源合作方面,2021年10月,中國國家能源局與非盟委員會簽署了《關于中國—非盟能源伙伴關系的諒解備忘錄》,攜手搭建中非能源合作交流新平臺。
“通過機制持續溝通與推進,鼓勵了一批中方企業參與在非能源合作,支持了更多‘小而美,惠民生’的項目落地非洲,改善當地民生、促進綠色發展。目前,雙方已有能源項目合作總體順利開展,還形成近2000萬千瓦的清潔能源規劃、投資和建設合作意向,為拓展未來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國家能源局國際司副司長董翔說。
“小而美”項目需要各方積極參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表示,在大型合作項目之外,中國同非洲國家在民生、醫療、職業教育等領域有眾多“小而美”項目。“小而美”項目與老百姓密切相關,其項目規??赡懿淮?,但是更能夠深入人心,特別能直抵人心。
“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非洲老百姓特別關切能不能改善自身生活,能不能提高技能,能不能讓生活發生一些變化,正是這些“小而美”項目直接關系到民生、涉及到百姓的福祉,這樣的項目直抵人心,能夠讓大家更深切感受到中非合作的意義?!眲⒂⒄f。
對于未來建設好“小而美”項目,劉英認為,最好能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下,合理來確定中非“小而美”合作項目的類型和規模。
“當前,非洲多數國家處于工業化初級階段,我們在開展‘小而美’項目合作時要切身去考慮非洲國家發展階段,以及不同國家的發展需求。”劉英認為,推動“小而美”項目需要政府、國際組織、企業等各方面參與,例如政府可以創造良好的合作環境和條件,金融機構能從普惠金融等角度參與并發揮積極作用。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