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位于蘇州吳中區的赫比(蘇州)通訊科技有限公司內,一批貨值30.5萬元的塑料外殼完成質檢、裝箱、打包等流程后,在蘇州海關監管下運往越南。
“‘一帶一路’市場對這些消費類產品的需求非常旺盛,我們的這批塑料部件主要用于生產無線耳機等電子產品。”讓公司關務郭燦燦高興的是,通過緊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市場需求、不斷調整拓寬海外市場布局公司收獲了大批量產品訂單,新增了7家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客戶。今年上半年公司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出口貨值達5588萬元,同比增長27%。
“近年來,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不斷深化務實經貿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在國新辦日前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介紹道,從貨物貿易看,2018年至2023年,中國與共建國家貨物貿易從1.9萬億美元增長至2.8萬億美元,年均增長8.1%,占比由40.6%提高至46.6%。今年1—6月,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貿易達1.4萬億美元,在整個外貿中占比47.4%。
“一方面,我們擴大對共建國家設備、零部件等出口,促進當地產業發展。今年上半年,電子元器件、通用機械設備、醫療器械等出口都實現了較快增長。同時,我們積極擴大自共建國家的農產品和工業品進口,與共建國家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在干鮮瓜果及堅果、大麥、小麥等農產品以及汽車零配件等工業品進口方面也有較快增長。”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說。
的確,與赫比(蘇州)通訊科技有限公司一樣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在“一帶一路”共建中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緊密合作的中國企業正越來越多。宜興丹森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高吸水性樹脂(SAP),用于紙尿褲、衛生巾、寵物墊、護理墊等日用衛生用品領域,產品在“一帶一路”市場深受歡迎。
“今年前6個月,公司出口到伊朗、越南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值超1.2億元,同比增長12.6%。”宜興丹森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孫驍稱,作為一家傳統外貿企業,丹森科技靠的是技術優勢和創新,以及不斷優化全球布局。
采訪中發現,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正成為外貿企業積極開拓的市場。
江蘇天涵之星吸音材料有限公司的成品倉庫內,2100塊格柵板成品整齊堆放,經屬地海關遠程查檢合格后,該批貨物即將裝車出口。“我公司生產的格柵板是一種兼具吸音功能的裝飾產品,采用綠色環保材料,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不同尺寸、顏色、圖形,滿足了各類家庭、工業裝修需求,深受塞爾維亞、匈牙利等國家客戶的歡迎。”該公司負責人蔣鈞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格柵板434萬元,約占出口總額的20%。
除了各類熱銷產品,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向好讓“中國制造”加速出海。
在常州新長江碼頭,一批50輛國產自卸車裝運至碼頭停靠的外輪,即將裝船運往印度尼西亞肯達里等港口,用于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這是今年以來常州口岸出口“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第10批工程車輛。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常州口岸共出口工程車輛532臺,貨值約2.05億元,主要為中國—印尼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德龍三期鎳鐵項目提供支持。
為保障這些“大塊頭”工程車輛安全高效通關,常州海關指導企業采用出口貨物“抵港直裝”監管模式,縮短裝運時間。“效率提高了,客戶滿意了,下一批訂單也更容易拿到了!”中國重汽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國際物流負責人宋維洋驕傲地說。
開放才能贏得發展,合作才能走得更遠。在共建“一帶一路”的路上,“中國制造”持續演繹的故事,也是堅持多邊、開放的共贏與必然。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