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正在加速推進省聯社改革,以應對當前金融市場的挑戰和機遇。7月28日,河南農商行籌建工作小組發布公告,宣布將以新設合并方式組建河南農商行,涉及25家法人機構,其中包括去年11月才揭牌開業的河南農商聯合銀行。
省聯社改革:統一還是聯合?
在"一省一策"的政策指導下,各省紛紛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省聯社改革路徑。河南此次選擇統一法人的省級農商銀行模式,與浙江、四川等地采取的農商聯合銀行模式形成鮮明對比。有業內人士指出,統一法人模式有助于集中配置資源,提升經營管理合力和執行力,打造品牌形象,形成規模優勢。這種模式尤其適合經營區域較小、機構數量不多或存量風險較大的省份。
然而,農商聯合銀行模式也有其優勢。它在保持兩級法人地位不變的同時,可以申請更多的業務資質和牌照,增強服務內容和能力。也有專家認為,河南省中小銀行規模較大、法人機構數量較多,因此先將農信社改制為農商聯合銀行,再進一步統一成省級農商行,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改革策略。
河南農商行:規模與挑戰并存
河南全省農信社體系龐大,截至2023年9月底,共有市縣行社135家,營業網點4510個,在崗員工4.68萬人,是河南省資產規模最大、網點數量最多、服務范圍最廣的地方性金融機構。組建河南農商行后,這一龐大的體系將進一步整合,有望在規模效應和管理效率上取得突破。
然而,挑戰也不容忽視。新組建的河南農商行將承接所有原法人機構的債權和債務,這意味著它需要面對和化解累積的風險和不良資產。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扎實推進2024年下半年經濟穩進向好若干措施》中提到,要統籌推動中小銀行機構清收不良資產、清理問題股東、多源補充資本等,這些都將是河南農商行面臨的重要任務。
省聯社改革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程,無論采取何種路徑,都需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企業化的改革方向,服務"三農",保障縣域法人地位穩定。同時,在數字經濟大潮下,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服務能力也至關重要。河南省聯社改革的推進將為其他省份提供重要參考,其成效也將對全國農村金融體系的健康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來源: 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