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動,萬商云集。
5月5日,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落下帷幕,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客商親身感受到中國外貿的韌性與活力,同時也見證了我國發展的信心和開放的決心。公開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本屆廣交會共有24.6萬名境外采購商線下參會,比上屆增長24.5%;線下出口成交247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0.7%。
據了解,本屆廣交會期間,交通銀行再次以全面戰略合作伙伴的身份牽手廣交會,在招展招商、金融產品、現場服務、配套活動等方面提供高標準、全方位支持,助力全球展客商拓展商機,為新發展格局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搭建“金融橋”。
服務升級,彰顯金融主力軍擔當
廣交會是聯通中國與世界、暢通雙循環的“貿易之橋”。作為本屆廣交會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交通銀行積極踐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充分發揮經營綜合化、服務全球化優勢,繼續為進出口貿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助力中國與世界實現“雙向奔赴”。
在廣交會現場,交通銀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稱,該行今年圍繞“交天下、行四海”主題,以“交個世界朋友圈”為設計概念,升級廣交會綜合服務方案,在廣交會現場D區服務貿易點、B區入口處打造總面積超100平方米的兩個主題展位,全面展示交行百年歷史、全球布局的經營優勢,以及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特色實踐,打造沉浸式VR交互場景,現場為展客商提供融資、融智、融信息的貼心服務,前來參觀和體驗服務的人潮絡繹不絕。
4月18日,交通銀行還獨家支持了由中國對外貿易中心、Gfk中國主辦的廣交會國際市場開拓分享會,超150家外貿企業代表參會。本次活動以“全球市場戰略新機遇”為主題,來自Gfk中國、SGS通用標準、商務部研究院、廣汽國際、TCL實業、凌度智能、巨星科技等單位的嘉賓分享真知灼見,助力企業更好布局和開拓全球市場。
內外聯動 架起高水平開放之橋
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在我國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本屆廣交會更具創新活力、更趨數字化智能化。
據了解,順應外貿新技術新業態加快涌現,交通銀行與廣交會同頻共振,主動關注廣交會參展外貿企業、中小企業、科創企業的實際需求,攜手全球領先的跨境支付平臺PingPong為廣交會跨境電商提供支付服務便利,為新質生產力企業提供有力支持。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中資企業經貿合作“朋友圈”不斷擴大。一直以來,交通銀行積極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目前已設有23家境外分(子)行及代表處、境外經營網點69 個,與全球131個國家和地區的1032家銀行總部建立境外服務網絡,構建起境內賬戶、NRA賬戶、FT賬戶、OSA賬戶和霍爾果斯創新離岸人民幣賬戶“五位一體”的境內外機構客戶服務體系。
交通銀行還積極對接跨境電商平臺、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市場采購平臺等,推廣“電費管家”、“航運管家”、“資本金管家”、“匯率管家”等系列服務,搭建“數字貿服”快車道,去年交行攜手PingPong發布了“絲路電商”跨境電商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今年又推出“粵企出海”跨境金融服務方案,為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數智賦能,暢通支付便利化渠道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本屆廣交會的展會規模和參展人數再創新高。
交通銀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為滿足廣交會展客商在不同場景下的支付服務需求,助力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加速流轉,交通銀行積極踐行“支付為民”,在展臺精心設置了“支付便利化服務點”,為境外來華人士提供便利化賬戶開戶、數幣支付、外幣兌換、零錢包兌換等綜合服務,讓境外展客商在中國體驗更便捷、更包容、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在交通銀行展臺,首次參加廣交會的秘魯采購商駐足在外幣兌換機前,認真聽著熱情的現場營運人員向他介紹外幣兌換機的使用方法。根據介紹,外籍人士只需將護照放在兌換機上識別,掃碼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將外幣現鈔兌換并順利充值至數字人民幣錢包,馬上就可以在交通銀行展臺一元購盲盒和咖啡,體驗數字錢包帶來的小額支付便利。
交通銀行在展會現場還為客戶提供借記卡開卡、“零錢包”兌換等業務,吸引了大批境外人士的青睞。對有服務需求的外國客商,交行外語服務專員用流利的英語指引開戶,并遞上了交行悉心定制的“零錢包”袋子、綜合金融服務手冊和雙語版服務指南指引。 “我在交通銀行開設了賬戶,整個過程非常順暢,交行的工作人員專業熱情,我非常滿意”,交行專業、高效的服務讓遠道而來的客人贊口不絕。
廣“交”全球機遇,精彩永不落幕。展望未來,交通銀行將繼續踐行國有大行職責使命,充分發揮經營綜合化、服務全球化優勢,以勇于創新的奮進姿態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服務全球的廣闊胸懷助力廣交會架起“貿易之橋”,當好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