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陜西公司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新材料推介會項目簽約
遠景智能風機生產現場
“入園惠企”培訓會
學生享受優質教育
時間蘊藏偉力,奮斗書寫輝煌。
2023年,榆林高新區立足園區產業基礎和科技資源優勢,統籌布局化工新材料、裝備制造和高新技術及現代服務三大“區中園”,重點發展烯烴新材料、裝備制造、氫能、數字經濟、現代物流等特色產業,以創新驅動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構建分工清晰、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的“一區多園”發展格局,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價值鏈在全國高新區排名中列第45位,成功獲批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榆林高新區協同創新區,園區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態勢。
全年園區實現營業收入1420億元,同比增長11%;地區生產總值500億元,同比增長13.1%;工業總產值685億元,同比增長17%;新登記市場主體3590戶,同比增長51.9%。
抓實主責主業 發展后勁更強
2023年,榆林高新區聚焦主責主業,拼搏實干,破局開新,國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獲批陜西省低碳近零碳試點、陜西省企業投資項目“告知承諾+并聯審批+事中事后監管”改革試點,科研助理工作獲得省科技廳書面表彰,招商引資和爭資爭項被評為全市先進單位,創新引領、多元發展、多級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日臻成型,全區發展后勁更足更強。
項目建設方面。該區年度安排的105個重點建設項目均按計劃有序推進,其中15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開復工率達到100%。建成投運中易建智慧綠色能源新型產業等一批重點產業項目。高新技術產業園等3個項目向上爭取3.83億元債券資金通過財政部審核。全省第二季度重點項目現場觀摩團分批觀摩榆橫工業區裝備制造產業園、蘭石化長慶乙烷制乙烯項目,全市一、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均在高新區舉辦。
科技創新方面。該區修訂出臺科技創新政策,為244家企業兌現區級科技獎補資金2394萬元,爭取市級以上獎補資金5399萬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5家,同比增長60%,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554家,同比增長13%;完成技術合同登記385項、認定金額3.8億元,同比增長15%。成功獲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究中心1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眾創空間3個、陜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市級及以上創新平臺達98家。成功獲批省級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隊伍2支,引育省級秦創原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2人、省級中青年領軍人才2人、省級青年科技新星4人,培養三秦人才2人。
招商引資方面。該區制定招商引資產業發展規劃及三年行動方案,參加大型招商活動7次,組織榆林市烯烴新材料產業推介會和圓桌論壇,全年自主招商200余次,新簽約招商項目42個,引資額498.19億元,完成省外到位資金101.16億元,被評為招商引資先進園區一等獎。
做細民生事業 城市品質更優
校園書聲瑯瑯,公園美景如畫,出行暢通無阻……2023年,榆林高新區扎實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擦亮教育金字招牌,完善園區政法職能,推動各項民生事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特色教育方面。擇優選聘副局長2人,引進市內名優校長1人,交流輪崗校(園)長10人,培養教育部名校長1人、省學科帶頭人5人、教學能手11人;落實教育投入6.6億元,成功引進西交大附中、衡水中學開展合作辦學,推進K12等9個校建項目,增加學位5400個。舉辦體育賽事10余項,大型晚會2個,承辦2024年春節全國首屆民間秧歌匯演大賽,驚艷亮相古城;獲得省市級“文明校園”等集體榮譽27項,學生榮獲中省市各級榮譽1200余項、團體獎項65個,學前教育、小學素質、初中教育質量全面提升,高考成績進步明顯,品牌底色更實更亮。
城市建設方面。投資1.5億元實施榆馬大道綠化改造等重點項目,城市配套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實施東環路、興達路等道路雨污管網整改維護,增設防汛視頻監控系統62處,拉網式排查排洪口、橋梁、護坡、涵洞、易積水路段等重點區域,進一步提升城市應對汛情、險情能力。
社會治理方面。建立了領導干部接訪制度和領導包抓制度,積極協調化解信訪矛盾糾紛。出臺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工作方案,不定期開展防范非法集資、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集中宣傳教育,持續推動民間投融資機構涉非涉穩風險排查,獲評處非工作市級先進集體。深化平安工地、平安企業、平安商圈、平安校園創建,融合可視化指揮調度、視頻圖像綜合應用、融合通信等多個平臺,采取視巡聯動工作新模式,優化“三見警”巡防機制,區內街面刑事發案同比下降10.3%,電詐發案同比下降31%,損失金額同比下降12.99%。
加大開放突破 發展空間更廣
2023年9月12日,榆林高新區成功獲批中國(陜西)自貿試驗區榆林高新區協同創新區,圍繞“一中心、兩組團”思路,即:5平方公里的中歐班列榆林集結中心物流園、28.4平方公里的榆林高新區核心區、18.6平方公里的榆橫工業區,啟動中歐班列榆林集結中心物流園前期工作,布局海關特殊監管區、城市倉配區等板塊功能,打造輻射陜甘寧蒙晉五省區的綜合性物流體系,建設陜西向西向北開放新高地。
同時,該區還成立延榆高鐵保障工作專班,建立雙周現場督導機制,全面加強高鐵沿線巡邏防控工作,全力保障項目建設。11月5日,備受全省人民關注的延榆高鐵正式在高新區開工。
此外,榆林高新區營商環境取得新突破。該區制定出臺“標準地+承諾制”政策,完成標準地供地1176畝,增量配電實現9個企業供電,協調蒸汽價格降至每噸50元,工業區天然氣價格降至“成本價+0.1元”供應,大幅降低下游企業用氣成本,落實減稅降費2.55億元,助力陜西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市主板順利上市。推行項目審批“幫辦代辦”服務,選聘3名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發展。持續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建立考核結果同向聯動工資總額管理機制,有效激發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動力和活力,有力保障規劃目標落實落地。
來源:榆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