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好壞蘊含在一個個“草根”創業的勵志故事里,體現在“少跑腿”“一站式”的行政審批效率里,更反映出“不找關系不求人”“按制度辦事”的公平競爭社會氛圍。
渭南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既“出手”又“放手”,服務窗口延伸到企業園區和街道辦,推出了“樓小二”,設立企業服務日,將短期紓困與長期減負相結合,推動資源下沉,精簡辦事流程。
2023年,高新區新增市場主體2744戶,其中新增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1089戶,同比增長53.6%。
服務企業做“加法”
2022年9月,渭南高新區與經開區進行優化整合,整合后的渭南高新區轄七個街道,一個直管社區。區域合并后,原高新區、經開區各自的政務中心和行政審批服務局合并辦公,并梳理出行政審批事項清單。
對于高新區而言,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尤為重要,圍繞企業成長發展規律,在關鍵環節適時地提供優質服務,是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題中之義。
“一件事一次辦結”
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才能使政府既能“就位”,又能“補位”?高新區在行政審批服務局的牽頭下,推行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將強化企業服務作為重中之重。
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梳理出114家重點工業企業,并從全區23個部門精心挑選93名科級領導及后備干部,進行“一對一”的企業幫扶,并確定每周二是固定的“企業服務日”。
穿上企業服務專員藍馬甲,帶上工作證,拿上《惠企政策“碼”上通》小冊子,黨群工作部人才辦主任谷卓覺得自己和平時不一樣了,“平時只是服務企業關于人才、科技方面的工作,現在包聯的企業只要有需求,我們就要盡可能去解決。”谷卓和其他三位同事包聯五家文化企業。
為了督促企業服務專員行之有效,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董青專門建微信群,要求專員們反饋走訪情況,收集企業反映的問題。
2023年12月12日是例行的“企業服務日”,在走訪完其他四家企業后,谷卓照例去渭南大東印刷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剛到門口,公司工作人員李全芳便迎上來說,因為一個合伙人馬上到公司,想著能不能辦理股權質押注銷業務,可這會已經下午4點多了,不知道今天還能不能辦好。
聽罷,谷卓掏出手機打電話到企業服務中心說明了情況,董青立馬聯系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場服務科,下午5點半開始為企業辦理相關業務,從網上申請到資料準備,再到業務辦理,晚上7點已辦結股權質押注銷。
截至目前,企業服務專員共走訪收集企業問題及訴求30條,已協調解決問題13個,除了這樣能立馬辦結的事項,還有一些需要多部門研判協調的事情或者歷史遺留問題,企業服務中心都會整理好臺賬,反映到各部門交辦督促。
“企業服務專員當好‘店小二’,在不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及時了解并解決企業的問題。除了這些,各部門的檢查也會在將《入企執法檢查登記表》抄送行政審批服務局,企業服務中心進行跟蹤回訪,這樣能夠進一步減輕檢查對企業正常生產的干擾。”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王兵說。
進一窗、找一人、辦一次
“以前辦一個證要去好幾個窗口,在多個窗口來回跑,來回排隊,現在只到一個窗口把材料交齊,就能一次性辦好,真的很方便。”前來辦理證照的田臨渭說。
田臨渭經營一家牛羊肉煮饃館,由于經開區合并到高新區,所以他的食品經營許可證上的地址就得變更,不然會影響以后用證。有這樣問題的不止田臨渭一家,于是他專門閉店一天來辦理這項業務。
政務服務“樓小二”幫企業申報項目
此時,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煥然一新,原本排隊熙攘的窗口也沒有多少人,六個窗口掛的全是“綜合受理窗口”牌子。
“原本政務大廳的窗口按所辦業務分開,這就導致有些業務排長隊,有些業務卻鮮有人問,從2023年10月8日起,原本散在各科室的七個業務窗口整合為六個綜合受理窗口,無差別受理劃轉至行政審批服務局的165項審批事項,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的辦事模式,讓企業和群眾進一窗、找一人、辦一次,實現了‘一件事一次辦’。”行政審批服務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李永利說。
田臨渭在換食品經營許可證時,還得提供相應的營業執照,但是營業執照也得做地址變更才有效,這樣一來,跑一趟是辦不完的。但有了“綜合受理窗口”,允許容缺辦理,因此田臨渭不到半小時,兩個證照一起辦完。
除了“綜合受理窗口”,大廳還設有“辦不成事”窗口。折小妮在這個窗口服務了大半年,政策解讀、業務指引、幫忙跑腿……她基本處理的都是小問題。“現在窗口設置科學,辦事效率高,工作人員態度好,跑一次就能辦好了。”折小妮說。
從“馬上就辦”到“只跑一次”再到“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渭南高新區營商環境的提升,關鍵在于減辦事流程,少審批環節,站在企業的角度精準提供服務。
在主題教育過程中,高新區還開通了“企業服務110熱線”,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首先建立企業問題集中受理機制,在接到企業訴求后,按照受理、交辦、督辦、辦結、反饋、評價一體化的工作流程,高效收集、辦結訴求。
2023年9月21日,陜西線藝電子有限公司發現員工失業報銷系統顯示繳納時間與實際繳納時間不符合,會直接影響員工失業待遇,因此向熱線求助。
記錄好問題和訴求,企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高雪穎與社會事業局溝通,并聯系到市級單位積極解決,不出一日便辦理完結。
“樓小二”入園服務企業
傳統政務服務模式是服務集中,形成綜合政務服務大廳,讓辦事群眾和企業“走進來”,而在高新區的3D打印園區,政務服務窗口前移至產業園區,稱為“樓小二”。
朱小愛在園區工作了三年,她所在的公司是園區管理方。2020下半年,在行政審批服務局的指導下,朱小愛和另一位同事前往政務大廳參加培訓,工商、稅務、養老、規劃、建設等涉及50余個行政審批服務事項,朱小愛培訓了一個月,從后臺操作到審批流程,從資料收集到專業用語,對于大部分審批事務能夠獨立辦理。
3D打印園區占地460畝,企業180家,有什么事找“朱姐”已經人人盡知。陜西非凡士三維科技有限公司主營3D打印,是政府招商引資到產業園區的。
“原先沒有‘樓小二’時,辦什么事都得往大廳跑,一來一回大半天都沒了,甚至還不一定辦成。”非凡士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白艷紅說。
就拿重新激活職工醫保這件事來說,以前是別家公司代繳,現在公司重新激活,材料手續很麻煩,白艷紅跑了好幾次。“樓小二”入駐園區后,很多事情就簡單很多。
不久前,白艷紅找到朱小愛辦理公司注銷業務,朱小愛駕輕就熟,很快就完成辦理。“有了朱姐真的很安心,因為涉及到稅務,所以要公示45天,公示時間快結束前,朱姐就提醒我下一步該怎么做,我完全不用再操心。”白艷紅說。
高新區除了將行政審批窗口前移至產業園區和街道辦便民服務中心,還在建設銀行渭南分行營業部大廳開辟“政銀一窗通”服務專窗,提供“企業開辦、銀行開戶、公章印制、金融服務”全鏈條服務。以往一周才能辦理完的業務,現在一天就能結束。
“現在辦業務非常方便,不像過去到銀行辦理業務必須去銀行,辦理工商局相關業務也必須到工商局,現在只用到銀行就可以一站式辦理完業務。”陜西延永登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渭平說,他來銀行辦理融資的事情,沒成想竟然直接可以完成他新辦公司的事務,不用再跑一趟。
“銀行非常樂意承接這項業務,這樣一來企業直接在銀行一站式辦理,也方便銀行拉客戶,做金融服務。”市場服務科科長田維雅說,“政銀一窗通”服務專窗累計接受群眾咨詢260余人次。
來源:渭南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