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恒豐銀行持續聚焦主責主業,將金融資源更多集聚到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2023年,全行綠色貸款余額較2019年提升8.5倍,涉農貸款突破1500億元,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長23.69%,在服務實體經濟中書寫高質量發展答卷。
強化支持實體經濟 助推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工業廠房屋頂上,一排排光伏電板有序排列,源源不斷地將光能轉化為綠電。恒豐銀行批復授信4.3億元支持即墨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為當地公共設施、公益機構及惠民工程提供清潔能源。這是恒豐銀行踐行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發展理念、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典型案例之一。近年來,恒豐銀行聚焦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碳金融等領域加大資金投放,積極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等貨幣政策工具擴大綠色信貸投放,全行2023年綠色貸款余額較2019年提升8.5倍。
聚焦新興產業,為芯恩(青島)集成電路公司等企業發放貸款8億元,支持芯片企業發展;緊盯產業集群,為萬華煙臺工業園項目提供為期15年的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融資……恒豐銀行把做好科技金融服務擺在突出位置,推動更多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2023年,“專精特新”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5%。
恒豐銀行堅持將金融資源更多集聚到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精準的綜合金融服務。
聚焦數字化改革 激活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依托太湖和吳文化打造環太湖旅游產業,著力提升景區環境及配套設施。2024年初,恒豐銀行為其制定數字人民幣融入文旅消費場景的升級方案,順利投放1.4億元數字人民幣貸款,支持景區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恒豐銀行聚焦數字化改革創新,推動數字金融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不斷激活發展新動能。推出全流程線上操作的“電商貸”,助力山東省曹縣發展漢服產業;創新推出供應鏈金融產品,助力國內鋰電裝備龍頭企業延鏈、補鏈、強鏈;定制“專精特新+高原特色農業貸”,為云南省蓮花培育基地發展賦能……在數字要素驅動下,全行管理創新、業務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不斷深化,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能。
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實現穩中向好、進中提質
恒豐銀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增進民生福祉,高質量發展實現穩中向好、進中提質。
資產規模穩步增長,從2019年的1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4萬億元;貸款余額從2019年的4432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8123億元,增幅超83%,增速位居全國股份制銀行前列。經營質效大幅提升,營業收入從2019年的137.6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52.7億元,凈利潤增幅7.57倍,增速居全國股份制銀行前列。風險抵御能力顯著增強,截至2023年末,不良貸款率連續20個季度下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持續加大,截至2023年末,恒豐銀行貸款在總資產中的比重為56.4%,較2019年末提升13.3%,增速居全國股份制銀行前列。
今年,恒豐銀行將扎扎實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文章,全力以赴做業務、拓客戶、防風險、提效益,優化信貸結構、打造特色模式,提升競爭力,以新擔當、新作為,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貢獻恒豐力量。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