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發揮科技金融優勢,牢牢把準科技強國前進方向,推動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成果形成新質生產力,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為現代化產業體系變革、先進制造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二是擦亮綠色金融底色,豐富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多元化、全鏈條的綠色金融產品服務體系,重點布局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制造等綠色產業領域,積極推動綠色貸款擴量提質。三是涵養普惠金融活水,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讓兼具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的金融服務更多走進尋常百姓家,助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促進共同富裕。四是提升養老金融溫度,以優質養老金融服務增進人民福祉、服務銀發經濟、加快自身轉型,推進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五是加快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以數據和技術為關鍵生產要素,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提升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競爭力。
農業銀行:
一是抓緊制訂行動方案,抓緊出臺“五篇大文章”相關領域具體工作舉措。二是聚焦重點問題精準發力,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推進改革轉型,持續破解痛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三是加大政策資源傾斜力度,優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客戶差異化支持政策,確保把做好“五篇大文章”貫徹落實到位。持續加大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力度,“一增強、三優化、三提升”:進一步增強科技賦能能力,堅持以數據應用為核心,將數字化轉型成果持續推向深度應用,更好為經營賦能、為基層減負;持續優化三農金融事業部經營管理機制,持續優化量價協同管理機制,持續優化信貸審批機制;著力提升業務流程的用戶體驗,提升客戶經營水平,提升客戶經理服務能力。
中國銀行:
一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圍繞做好“五篇大文章”,優化金融供給、提升服務質效;支持擴大有效需求,助力經濟穩健增長;發揮綜合化經營特色,積極構建協同順暢的高質量綜合服務體系。二要鞏固擴大全球化優勢,助力金融高水平開放,當好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排頭兵。跟緊國家戰略,在提升全球布局能力上走在前列;統籌開放與安全,在構建國際競爭力上走在前列;助力國際大循環,在服務國家外交經貿大局上走在前列。三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當好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把握辯證關系,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堅持系統觀念,牢牢守住安全底線;高質量落實監管要求,促進經營管理水平提升。四要深化改革創新,提升治理效能和市場競爭力,當好做優做強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行動派。強化統籌,打造專業擔當的集團總部;優化服務,健全客戶至上的運營體系;狠抓落實,構建務實高效的執行閉環;守正創新,筑牢集團數字化轉型基石;深化協同,形成同心同向的發展合力。
建設銀行:
對于科技金融,將從戰略高度、全局視角對科技金融進行總體規劃,在深入推進“五?!狈阵w系的同時,更加注重綜合化服務思維、產業集群服務、全生命周期陪伴、合作生態共建、重點區域特色發展、客戶經理高效協同等方面,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滴灌科技創新領域。對于綠色金融,從加強綠色金融精細化管理、加快綠色金融隊伍建設、推動綠色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深化綠色金融數字化經營、強化氣候風險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對于普惠金融,著力深化數字金融與普惠金融融合、推進科技金融與普惠金融融合、踐行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融合、探索養老金融與普惠金融融合,使金融資源更廣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對于養老金融,深化養老金融供給側改革,提升養老金融業務的便利性和體驗感。對于數字金融,以深化新金融行動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服務國家建設的能力、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同時,聚焦數實融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重點,深度參與數字中國建設。
交通銀行:
主動靠前對接國家戰略發展規劃,積極對接科技創新、普惠小微、鄉村振興、綠色轉型、消費升級等重點領域金融需求,加快特色化產品創新和綜合化產品供給。加快數字化新交行建設落地見效,切實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效率。全方位加大對養老產業的支持力度,創新養老金融產品與服務。將更多金融資源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在服務擴內需、促消費,支持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培育新動能、新優勢中體現大行擔當,全方位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
郵儲銀行:
一是積極推進科技金融實踐。持續加大信貸資金投放,深耕科技金融藍海,通過“U益創”科技金融服務品牌,為科創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綜合化、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優質金融服務。二是深入推進綠色金融。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大力提升綠色貸款和綠色投融資規模。三是突出普惠金融鮮明的郵儲特色,加大在資金、隊伍、政策、科技等方面的投入,構建普惠金融差異化競爭優勢。四是加快構建養老金融差異化優勢。圍繞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領域,強化能力建設,深耕廣闊市場。五是全面深化數字金融應用,打造領先的數字生態銀行。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