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與數字技術有效結合,“鮮甜貸”讓水產養殖戶免除后顧之憂。
提升金融適老服務,用心用情護航“銀發族”幸福晚年。
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立足“經濟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長”,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落到實處,做精做細“五篇大文章”,在高質量發展中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
科技金融——探索創新發展
工行嘉興分行年前向海寧高新區某科技孵化創業園區授信3億元,迄今已經成功發放第一輪貸款1.27億元,為打造良好的科創企業基礎服務平臺,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記者了解到,海寧是銜接G60科創大走廊、浙江省大灣區、杭州大都市區戰略的橋頭堡。為了加大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嘉興分行專門設立科創支行,積極對接初創期、成長期、國高、專精特新等科創企業,探索創新知識產權融資模式,不斷豐富科創金融產品體系。
科技引領發展,創新制勝未來。作為國有大行,浙江分行堅持金融報國,突出加大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持力度,全力提升融資供給水平,有力推動科技型企業融資“擴總量、優結構、增動能”。
服務體系建設上,在省行層面成立科
創專業團隊,在轄屬各二級分行及支行分層構建“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科創金融業務部+科創重點支行”的專營體系,保障省內科技型企業服務對接全覆蓋。
產品體系創新上,浙江分行先后推出了“人才貸”“科創貸”“創新積分貸”“科創成長貸”“科創上市貸”等專屬產品,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投貸聯動等融資場景建設。最近更是創新投產了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浙科e貸”全場景特色融資業務,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純信用融資產品支持。截至2023年末,全轄科創企業貸款余額近3700億元,比年初增長了800多億元。
綠色金融——推動低碳轉型
湖州安吉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也是首個“國家生態縣”。早在2000年,安吉就建成了當時亞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投產一年后,“天二”工程——長龍山抽水蓄能項目被提上日程。當時,工行湖州分行一路沖在前面,發揮上下聯動機制,最終在總行專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組建了總額超35億元的銀團貸款。
發展綠色金融,工商銀行既是踐行者、也是先行者。2021年9月份,浙江分行獲批成立一級部室綠色金融業務部,統籌推進綠色金融體制機制建設,成為全國工行系統唯一一個成立綠色金融業務部(一級部)的地方分行。截至2023年末,全轄綠色貸款余額超4100億元,是2019年末規模的6倍,最近5年平均增幅51%。
政府規劃落實到哪里,金融支持就跟進到哪里,這是工商銀行作為國有大行的自覺和擔當。2022年,浙江分行與省水利廳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五年將安排不少于1000億元的授信額度,圍繞重大水利工程、節水企業、“兩山”轉化等方面,提供意向性融資支持;2023年,該行與省生態環境廳簽訂60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圍繞EOD項目、氣候投融資、排污權抵押貸款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此外,該行積極加快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步伐,最近一年陸續推出了“綠水青山貸”“節水貸”“林業碳匯”“排污權抵押貸款”等創新產品,帶動綠色貸款增長超300億元,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低碳轉型、綠色發展領域。
普惠金融——潤澤千行百業
“三門灣,金銀灘。”擁有海水養殖面積20.3萬畝的臺州三門,盛產魚、蝦、貝、藻、蟹等小海鮮,是一座享譽省內外的鮮甜之城。
2023年底,浦壩港鎮的養殖戶王師傅計劃采購新一批增氧設備,擴大養殖范圍,但好事多磨,資金暫時周轉不過來,缺口一時難以籌措。犯愁之際,恰逢工行臺州分行鄉村振興柔性團隊下鄉宣傳“鮮甜貸”創新產品,王師傅馬上申請了50萬元特色融資業務,資金周轉難題迎刃而解。
近年來,浙江分行將理念創新與數字
化改革結合起來,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成為普惠金融服務的一大亮點。
鄉村振興領域,首創“工銀數貸通”線上金融服務平臺,對外打通農業農村、稅務等部門的涉農服務基礎信息數據庫,對內連通工銀集團智能征信平臺數據庫,建立智能風控模型,使農戶享受“一次不跑、無感授信、一觸即貸”的便捷金融服務。目前,該行已與親農在線、浙農碼、慧辦稅、西湖龍井產業大腦等10多個政府數字化服務平臺合作,累計為41.6萬農戶授信502億元。
服務小微方面,該行長期致力于推動普惠金融與數字技術的有機融合,創新運用“經營快貸”“e抵快貸”“稅務貸”“商戶貸”“抵押余值貸”“政采貸”等創新產品,給省內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注入伙伴力量,普惠貸款規模在全國工行系統率先跨上3100億元高點。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分行創新突破,落地首個“產業鏈小微客戶交易數據貸”項目,為天能集團遍布全國各地的下游經銷商提供全線上融資支持;自2023年7月份上線以來,為110多戶天能集團下游經銷商主動授信超1億元,有效解決了產業鏈末端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養老金融——守護美好生活
走進工行溫州瑞安支行本級營業室“工行驛站”,可以看到從入口的應急呼叫服務、無障礙通道,到等候區的愛心座椅、業務辦理區的綠色通道,以及老年人專屬休閑服務專區,人性化的貼心服務遍布網點服務動線上的每一處。
資料顯示,浙江是全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份之一。提高適老金融服務能力,不僅是推動老年人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科技創新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為了讓適老服務“看得見、用得來、辦得成”,浙江分行全面普及手機銀行“幸福生活版”,這個版本基于生物識別、語音交互、大數據、智能分析、智能風控等先進科技應用,打造集“一鍵求助”、純語音雙向交互、安全檢測等功能于一體的適老化平臺。
與此同時,該行完善“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融全鏈條服務,充分運用多年來在客戶服務、科技金融、財富管理等方面積累的專業優勢,在當地同業獨創個人養老金“開戶+繳存+權益+投資+稅優”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構建養老金融場景生態圈,給全省個人養老金客戶提供操作極簡、使用極易、效率極高的極致服務體驗。
不僅如此,浙江分行持續加大養老行業金融支持力度,做好養老龍頭企業、省市地方國企養老項目的融資支持。比如工行溫州分行與樂清市政府簽訂《城企聯動專項合作協議》,采用公建民營形式,對樂成第一小學校區場地進行適老化改造,開展普惠養老經營,項目審批金額1500萬元,目前已投放融資945萬元。
數字金融——賦能地方發展
“銀行卡不在身邊,還以為沒法取錢了。結果,工作人員說手機掃碼就可以,真是越來越智能了。”已經習慣使用電子支付的吳女士,在工行杭州分行營業網點體驗了手機掃碼取款功能。
數字化時代,需要更懂用戶的金融服務。據此,浙江分行大力推廣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服務,在手機銀行、微信小程序打造線上線下協同的新平臺“云網點”,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金融服務。目前,“云網點”已經試點覆蓋杭州地區所有分支機構,通過這個平臺,廣大市民可以便捷辦理銀行卡申請、預約取號、產品購買等40多項業務。
服務市民群體的同時,數字金融也在不斷賦能地方政府治理及企業發展。作為數字人民幣指定運營機構,浙江分行緊跟全省數字化改革進程,推進數字人民幣融合場景建設,將數字人民幣嵌入到非稅繳納、津貼發放流程,優化智慧政務服務平臺;對接“親清在線平臺”,將惠企政策各類資金以數字人民幣形式,發放至補貼申領企業的數字人民幣錢包,實現資金從源頭到申請人的全程數字人民幣應用。
支持“訴訟網絡化系統”建設,該行全程參與浙江省高院“鳳凰智審”線上訴訟項目,助力政法系統數字化改革,通過“一鍵調取貸款數據功能”“一鍵生成訴訟文書功能”,幫助基層法律清收人員減負增效。與省高院訴訟平臺在線對接,實現清收人員“足不出戶”在線立案、開庭、審判。據悉,該系統已在杭州上城法院、湖州南太湖法院、嘉興南湖法院、臺州黃巖法院等試點法院成功運行。
推進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浙江分行積極創新金融服務,圍繞財資管理和財稅管理數字化等領域,提供“3+N”數字化業財一體化綜合服務方案,普及財資管理云、工銀發票云等云服務,提升客戶的財務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率。截至目前,該行已經為全省800多家企業量身定制綜合服務解決方案,推動其加快財務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質效。
新時代新征程,做好五篇大文章對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浙江分行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進一步發揮好金融資源“精準滴灌”作用,引導更多資金流向“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五大重點領域,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