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我國東北地區冰雪旅游持續火爆。與哈爾濱等當下熱門冰雪游目的地相比,我國西北地區在冬季也擁有冰天雪地,如何讓本地冰雪旅游熱起來、紅起來、火起來,甚至與東北形成“兩翼齊飛”的冰雪旅游格局,這是西北地區許多文旅部門正在思考的問題。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如今,這一理念已經成為共識。面向未來,推動西北地區冰雪旅游進一步升溫,需要補齊制約冰雪旅游發展的短板,努力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
不斷豐富增加冰雪旅游產品品種。西北地區具備發展冬季旅游的條件和優勢,以新疆為例,當地雪季長、雪質優,目前全區共有各類冰雪場地180余家,實現了對14個地州市的全覆蓋,與自身比,冰雪游實現了長足進步,阿勒泰等地成為眾多滑雪愛好者的首選目的地。然而,也應看到,目前西北地區冰雪旅游產品還比較單一,缺乏創新和特色,外地游客來此主要目的是滑雪,重游率比較低。
冰雪旅游關聯度高,重在為游客提供優質且長效的體驗。新疆等西北地區可依托本地其他方面優勢,找到突破口,發力冰雪旅游。建議在繁榮冰雪經濟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冰雪+體育”“冰雪+民俗”“冰雪+溫泉”等“冰雪+”新旅游場景,不斷豐富供給、提升品質。比如,新疆民俗資源豐富,以“冰雪+民俗”為主線,創新冰雪產品供給,完全可以賦予冰雪經濟別樣魅力,與東北地區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
努力打造冰雪旅游獨特品牌。西北地區在冰雪資源上不輸東北地區,但在旅游品牌建設方面卻存在明顯短板。在西北地區,冰雪旅游尚缺乏龍頭景區引領,提到西北地區冰雪游,除了一些滑雪“發燒友”有自己心儀的目的地外,大部分外地游客可能想不到要去哪座城市、哪個景區,特別是缺乏像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和中央大街這類可以沉浸式體驗、帶動力強的旅游目的地。改變這一情況需要久久為功,大力培育冰雪旅游目的地品牌、龍頭景區品牌、旅游產品品牌、滑雪場品牌等,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冰雪旅游地標,以品牌建設為抓手,推動冰雪旅游高質量發展。
持續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水平。今冬,哈爾濱冰雪游火熱,冰天雪地中呈現出一派火熱景象。高人氣的背后不僅需要獨特冰雪旅游產品的支撐,更反映了當地精細化服務的溫度。一方面,西北地區應進一步完善冰雪旅游目的地的住宿、餐飲、通信條件。另一方面,不斷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質量,提供個性化、精細化服務;建立健全旅游服務反饋機制,通過收集游客的反饋意見,了解他們對產品和服務的建議和訴求,促進旅游服務持續改進和優化。此外,還應強化冰雪旅游安全保障,定期對旅游設施進行檢查與維護等,提高游客冰雪旅游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推動冰雪經濟不斷向高質量發展躍升。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