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乳山灣牡蠣融合發展示范區內牡蠣分揀現場。
本報訊(董藝 李廣智) 近年來,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結合區域經濟特點和信貸經營實際,全力構建綠色金融生態圈,切實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
1月5日,工行威海分行為“乳山市乳山灣牡蠣融合發展示范區項目”發放5000萬元海洋碳匯預期收益權質押貸款,這是山東省內首筆海洋碳匯預期收益權質押項目貸款,有效盤活了沉寂在海洋中的碳匯生態產品價值,也為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探索出一條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海洋碳匯預期收益權質押貸款是以海洋碳匯為切入點,將海水養殖貝類等產生的碳減排量遠期收益權作為質押物,以滿足相關企業融資需求的綠色金融創新產品。
與傳統房產、土地抵押模式相比,靈活運用海洋碳匯預期收益權,豐富了企業融資渠道。牡蠣等海洋貝類在生長過程中能夠將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固定合成貝殼和軟組織,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濃度。據研究,牡蠣厚重的貝殼占體重的85%以上,95%以上的成分是碳酸鈣,每畝牡蠣每年固碳(CO2)約1.54噸,固碳潛力大。
乳山是中國牡蠣之鄉,牡蠣養殖面積、產量、質量居全國首位,“乳山牡蠣”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商標。“乳山市乳山灣牡蠣融合發展示范區項目”是依托“中國牡蠣之鄉”這一資源稟賦打造的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牡蠣示范園區,養殖面積達到5萬畝,每年可實現固碳7.7萬噸。山東分行提前布局威海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圍繞地方海洋特色產業經濟發展積極研究金融支持路徑。
在了解到企業融資需求后,威海分行第一時間上門介紹政策,量身定制融資服務方案,高效完成調查審批、登記投放等環節,有效助力企業盤活碳匯權益,支持企業綠色低碳發展,也為助力“乳山牡蠣”這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打造成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領軍品牌開拓了新路徑。該筆業務得到了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和威海市分行的大力指導支持,通過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系統對該筆質押進行登記和公示,有效規避了質押操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