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市無信不榮。今年以來,府谷縣以“營商環境突破年”為契機,以打造誠信營商環境為目標,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市場主體信用意識,積極開展信易+場景應用,著力構建“三級信用體系”,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模式,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事前“有信”,狠抓信息公開,全面打造陽光市場主體。依托榆林市信用體系服務平臺,加大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明確歸集標準和單位職責,建立聯絡員制度,專人負責信息錄入,與東方安卓(北京)征信有限公司合作開展“雙公示”數據專項治理,切實加快推進公共信用數據歸集,提升公共信用數據歸集質量和時效,力爭“雙公示”信息上報率、合規率、及時率均達到100%。截至目前累計歸集信用信息3756條,數據覆蓋行政審批、林業、水利、衛健等領域,其中行政許可2469條、行政處罰信息1287條,為信用便民惠企應用和各行業領域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提供了有力數據支撐。積極推進誠信宣傳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鄉鎮活動,抓住“3·15消費者權益日”“6·14信用記錄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誠信文化宣傳活動。
事中“用信”,釋放信用紅利,大力增強助企惠企力度。府谷縣推廣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紅藍章預審+承諾、信用承諾代替投標保證金等信用承諾制;落實“信易餐飲”“信易影”等10個“信易+”應用,釋放信用紅利;持續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和應用;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礎,結合企業公共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在市場監管、食品藥品、勞動保險、生態環境、醫療保障、安全生產等領域深入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加強信用核查,實現行政管理事項“逢辦必查”,評優評先“逢報必查”;強化信用激勵懲戒。大力推進“信易貸”服務企業,引導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可以通過榆林市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解決融資需求,截至目前,平臺累計成功注冊企業5678家,授信金融145989.5萬元,撮合交易34筆;聚焦小微企業“急愁難盼”開展“稅銀互動”,以“稅信”促“信貸”,讓納稅信用轉化為充實企業資金的“真金白銀”,今年為30家中小微企業取得生產經營貸款2.1億元,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
事后“增信”,提升信用等級,著力推進誠信修復工程。組織召開2023年第一期失信企業警示約談和信用修復培訓會,分兩批次對150余家相關失信企業進行信用修復培訓。引導失信主體及時修正失信行為,提高失信主體對信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求各失信主體負責人充分認識失信行為的危害,認真對待失信行為修復工作,幫助企業完成失信修復工作。讓企業更好地知曉、理解并享受信用修復的政策措施,實現行政處罰與信用修復“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