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IP提供的咖啡香飄四溢”“不同形態的數幣硬錢包展現出滿滿的黑科技”“電信反詐小游戲寓教于樂、生動又有趣”……近日,在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金融科技示范館暨金融教育示范基地里,《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一站式”打卡了數字人民幣的眾多落地場景,感受到數字人民幣在智慧養老、智能合約、賦能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各類融合應用的場景,切身體驗到金融科技向善向實的無窮魅力。
近年來,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認真貫徹國家“十四五”規劃關于“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工作的部署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積極構建普惠型數字人民幣試點生態”的相關要求,圍繞“以數便民、以數助實、以數輔政、以數防險”工作思路,聯合政府及各類社會主體“共融、共建、共享”數字人民幣新生態,實現了智慧養老、智能合約等典型場景全國首發,并圍繞鄉村振興、惠民服務、跨境服務、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積極探索出以科技創新助力數字中國建設、服務社會民生的全新路徑。
先行先試
加速落地數幣應用場景
在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金融科技示范館暨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充滿科技感、蜀都范兒的一個個場景,讓現場參觀的觀眾一站式體驗到了用數字人民幣交易的便捷性。
用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碰一碰”,就可以購買到香濃可口的咖啡;步入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實驗里,參觀者隨著貨幣演進史視頻,可以領略千年貨幣之變……
“今年三月,我們金融科技示范館暨金融教育示范基地正式落地,全景化地展示了數字人民幣在輔政、養老、教育、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應用場景,是我們打造多主體、多層次、多形態數幣應用場景的一個生動縮影。”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長王軍表示。
近年來,作為人民銀行首批指定的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持續聚焦實施“十四五”規劃、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重大任務,在人民銀行指導下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建設,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積極貢獻“數字中行”的重要力量。
王軍接著表示,這里不僅成了四川同業首個“金融科技網紅打卡點”,也是中行積極履行國有大行社會責任,堅持人民至上,以金融科技為引擎,打造的一個開放性的公益類平臺。如今這里,吸引著更多的朋友走近金融科技,了解金融知識,反詐知識,熟悉金融產品,了解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新成果,讓更多的群眾從中受益。
據介紹,為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先行先試,按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建設標準,打造出了中國銀行四川地區首個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并面向社會公眾開放,致力于普及金融知識、提升金融消費者金融素養、增強金融消費者責任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
除了應用很多黑科技,該場館還巧妙融入了熊貓文化和天府文化等區域特色文化符號,集科技性、文化性、金融性、教育性、場景性、開放性于一體,并通過5G、AI、物聯網等技術,向參觀者提供智能互動服務體驗。
如今,該場館已舉辦客戶參觀、金融宣傳、教育培訓、沙龍活動等60余場次,接待賓客超1000余人次,已成為展示中行金融科技實力,開展金融知識宣傳的重要窗口。
用心用情
創新服務聚焦以數便民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的屬性不難發現,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在金融宣傳、數幣推廣中更加注重“以數便民”的個性。
這在王軍那里也得到了有力回應。他表示,該場館既是金融科技示范館,又是面向群眾的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兩館交互運營,既相互融合又各具主題,這與中行金融為民的思路保持著高度同頻。
據了解,當前,數字人民幣在智慧養老、公共交通、基層治理等多元化場景的使用和推廣,對于改善服務、優化體驗、解決社會民生相關問題的作用不可小覷。近年來,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借力數字化改革先發優勢,先行先試促進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其中以數字人民幣作為優化金融服務基礎載體,用心用情地打造出一個個服務人民群眾的數幣應用體驗場景。
“以智慧養老為例,我們聯合四川聯通積極創新適老化產品及金融服務,主動擁抱‘銀發場景’,攜手錦欣集團于2020年在成都落地了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智慧養老場景。通過創新提供融合數幣支付功能的智能手環,并與該院內積分體系打通,實現了‘碰一碰’即可輕松便捷支付。”王軍如是說道。
據了解,該項目還豐富了原有養老服務平臺,實現了安全管理、活動積分、財務管理等信息與“智能手環”雙向共享,為機構養老服務提供著綜合解決方案。而且,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還通過持續拓展試點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衛生服務中心、助餐點及便民商戶,助力建設著全齡共享、功能復合、溫馨和諧的“15分鐘生活圈”。
此外,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在教育領域打造的數字人民幣場景也格外吸引人們注意。“我們聯合龍泉驛區教育局及天府通率先落地的‘龍泉教培’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預付資金管理項目(以下簡稱:“龍泉教培”項目),通過持續開展功能迭代,于今年6月在全國首批實現面客推廣。這個項目打通了該平臺數幣支付能力,對消費者而言,全流程線上簽約、購課,自動生成智能合約觸發‘一課一銷’、‘到期退卡’等,預付資金仍在家長數幣錢包中,有效地保障消費者權益。”
據介紹,僅在今年暑假期間,已有250余門課程上架了數字人民幣APP的“元管家”模塊,超過300名學生家長使用數幣購課,金額近百萬元。在未來,數幣智能合約模式還將結合商業消費預付卡場景,圍繞衣食住行等民生消費領域,在文化體育、零售消費等政府主導的行業平臺進行推廣。
勇擔使命
積極融入助力地方經濟
“在教培、文化體育、零售消費等行業領域,深化數幣智能合約的推廣,也是我們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另一種創新。”王軍如是說。
據了解,利用數幣零費率、實時結算優勢,節省6‰收單手續費、提升資金到賬效率等優勢,對于實體經濟而言也大有裨益。而且數幣智能合約的應用還可以用于財政專項補貼發放、預授權資金管理以及供應鏈金融平臺等領域,實現??顚S?、資金監管等功能,有利于貨幣政策“直達實體經濟”。
事實上,數字人民幣在服務地方經濟中還發揮著更大的作用。王軍說,我們于2019年12月在彭州雨潤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完成了數幣全國首次生產環境交易驗證,并成功實現了NFC功能手機“硬錢包”的“碰一碰”交易以及跨行交易。
近年來,該行積極布局縣域地區金融服務,重點圍繞縣域地區鄉村旅游、餐飲住宿打造數字人民幣受理環境,陸續開展了“龍泉民宿節”“龍泉桃花節”“富順豆花節”等一系列鄉村數字人民幣優惠活動。僅2023年交易筆數達2.1萬筆、交易金額101萬元。
同時,該行還積極對接遂寧拱市村、眉山永豐村、都江堰羌寨、內江無花果節等,在廣元、涼山分別落地當地最大連鎖商超“810”及“達達商貿”,不僅對帶動當地數幣消費起到極好示范作用,而且數幣融入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數字治理建設,也助力縣域文化品牌打造和周邊產業發展,賦能著鄉村振興。
此外,該行還以“萬博薈”跨境電商交易場景為切入,支持境內消費者使用數幣購買澳門及葡語系國家商品,在探索數字人民幣跨境金融服務創新中,以科技金融促進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中老鐵路”等發展戰略。
據王軍介紹:“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加快建設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生態,全面提升數字人民幣推廣速度,為建設‘數字中國’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