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浪潮迭代更新,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來,中國銀行貴州省分行點燃科技賦能的“強引擎”,持續在科技賦能上深化探索,不斷提升運營工作效能,深挖減負基層能力,通過科技賦能跑出加速度。
2022年12月,根據中國銀行總行工作安排,貴州省分行正式實施函證業務集中受理及回函模式。
由于一季度是函證業務需求的高峰時段(占全年總業務量過半),隨著需求量按日劇增,為確保在10個工作日時限內完成單筆業務。中國銀行貴州省分行運營中心從一月份2名專職及1名兼職人員,增加到二、三月份在部分分支行的輪流支持下,保持4名專職,2名兼職人員,清理積壓函件。
雖然在借調人員的支持下,運營中心已能確保當日函件當日處理,但全單錄入流程節點耗時長、準確率低的問題仍然是亟待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
“由于函證業務是全行首次集中上收,在業務流程、人員要求和系統使用上,都有了較大的變化。”中國銀行貴州省分行運營中心團隊主管樊怡介紹,省分行運營中心積極與總行、兄弟分行溝通,在實踐中逐步完善業務的處理流程,建立了詢證函電子登記簿、會計師事務所基本庫等臺賬,進一步降低人工重復操作步驟,并能全流程的掌控函件處理進度。
2023年6月,運營中心經進一步探索研究,應用OCR+RPA技術,實現函證全單錄入環節的自動錄入,優化識別率提升到90%,并由原人工錄入2分鐘/筆,提升到筆均25秒/筆。其中函證業務臺賬、業務狀態更新,回函件自動導出及填寫標準快遞模版等環節,已全部由技術手段替代,進一步釋放人力。
運營中心業務經理周捷聞介紹,相關數據顯示,自使用以來,節省人力約1.7小時/人天,現階段日均20筆業務僅需2名兼職人員即可完成。
為進一步提升內外部客戶體驗,運營中心還依托分行特色系統,建立了電子登記簿、會計師事務所基本庫等臺賬,提供回函快遞單號自動導入流程,全流程的掌控函件處理進度。
樊怡表示,通過向貴州轄內網點函單開放自助查詢入口,各網點相關業務人員可通過該平臺實時查詢函證業務處理進程等信息,極大提升了外部客戶體驗感,也大幅降低了運營中心每日接收客戶函證業務處理進度的查詢電話量,為運營中心業務處理人員節約2工時/人天。
無獨有偶,通過科技賦能,中國銀行貴州省分行運營中心也實現了某申報RPA項目正式投產,同時完成對全轄該項業務的上收工作。
“鑒于分行各機構某申報工作準確性不高、耗用工時較多的現狀,省分行運營中心一是積極學習RPA運用較成熟的兄弟分行的經驗實地觀摩與學習;二是結合貴州省分行申報工作實際,不斷完善業務場景、細化審核標準,形成切實可行的開發需求書,確保了項目開發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運營中心副主任李岳介紹,經過對項目多輪測試與試點工作,2023年5月31日,對該申報RPA應用項目在全轄成功投產上線。
投產至今,項目共處理全轄申報業務3688筆,其中填報基礎信息2658筆,耗時約8秒/筆;申報信息997筆,耗時約25秒/筆,申報準確率為100%。
“該項目的投產實現了業務處理系統化、風險控制標準化,使運營中心在僅增加投入0.5人的情況下就完成了對全轄申報業務的上收工作,較原預計的手工操作減少了3人。”運營中心助理業務經理柯群群對項目投產減負基層的效果豎起來大拇指。全轄申報的集中上收,不僅提升了業務集約處理效率,極大程度上杜絕了漏報、遲報等監管風險,也進一步減少了基層操作負擔。
“無科技不金融”,科技日益已成為銀行業決戰未來的關鍵。談及未來的發展,樊怡表示,運營中心將持續在科技賦能上深化探索,不斷提升運營工作效能,深挖減負基層能力,不斷推進數字化轉型為民利企走深走實,持續增強民眾高質量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