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7日報道稱,蒙古國擁有豐富的礦產(如銅和鈾)和稀土,潛能巨大。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上周開始訪美,其間與美國就合作開發稀土、銅等關鍵礦產達成協議,引發國際媒體議論。蒙古國《日報》也報道稱,這對蒙古國加強蒙美經貿合作,增加美國對蒙投資具有重要意義。
當地時間2023年8月3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中右)歡迎蒙古總理羅布桑那木斯來·奧云額爾登訪問五角大樓。(視覺中國)
路透社日前報道稱,美國一名官員表示,美國和蒙古國官員討論出“創造性的方法”,可以確保這個依賴鄰國中國和俄羅斯的內陸國家,能夠將重要的礦產推向世界市場。報道稱,蒙古國擁有大量的稀土和銅,對美國發展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至關重要。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截至2022年7月,蒙古國國家地質辦公室已登記的銅儲量為6140萬噸,稀土儲量為310萬噸。2022年,南蒙古的奧尤陶勒蓋金銅礦獲準開始地下開采,該銅礦是世界上已知儲量最大的銅礦之一。2021年,采礦業約占蒙古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4,占其預算收入的29.6%。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在美中為獲取清潔能源所需的關鍵礦產展開競爭之際,地廣人稀、夾在中俄兩大國間的蒙古國,正將自己定位為美國在亞洲的一個資源豐富的伙伴,奧云額爾登的訪問拉近了美國和蒙古國的關系。
對于美國媒體的這一解讀,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美國目前只是與蒙古國簽訂協議,并沒有實實在在地掏出真金白銀投資開發,沒必要對此過多解讀。美國與其他國家簽署的礦產資源開發協議“滿天飛”,其中大部分都沒有落到實處。
如果沒有資金投入,蒙古國的礦產開發很難更進一步。《華爾街日報》稱,盡管蒙古國擁有數千萬噸的關鍵礦產儲備,但該國基礎設施的缺乏使得外國投資猶豫不前。《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盡管資源豐富,蒙古國在采礦基礎設施方面卻需要外國投資者的幫助。蒙古國副總理阿瑪爾賽汗表示,“我們將成為(關鍵礦產)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但這需要時間。蒙古國政府對各種投資和伙伴關系持開放態度。”阿瑪爾賽汗稱,蒙古國一直在建設和升級基礎設施,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該國進出口要么去俄羅斯,要么去中國。
在林伯強看來,蒙古國本身開采礦產的能力較弱,許多礦產資源都是與其他國家合作開發。而且,蒙古國也沒有消費礦產的市場,礦產資源開發出來多是向全球市場出口。而由于運輸成本和便利性等因素,蒙古國大宗商品主要向中國出口。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