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現代史上最具挑戰性的時刻,德國被證明是我們真正的朋友和可靠的盟友,在捍衛自由和民主價值觀的斗爭中,德國與烏克蘭人民堅定地站在一起。”當地時間14日,正在德國進行訪問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德國總統官邸的留言簿中這樣寫道。這是澤連斯基在俄烏沖突爆發后首次訪問德國。不少西方媒體分析稱,“要武器”是其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澤連斯基到訪前,德國政府已經承諾向烏克蘭提供27億歐元的一攬子軍事援助。澤連斯基日前表示,在與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歐洲伙伴會面的同時,“將很快”實施針對俄羅斯軍隊軍事反攻的“第一個重要步驟”。俄羅斯專家分析稱,德國等西方國家持續加大對烏軍援十分危險。西方正有意識地、示威性地觸碰俄“紅線”。
德國總理朔爾茨14日在柏林歡迎來訪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并與他舉行會談。
烏克蘭要建“戰斗機聯盟”
14日,澤連斯基在柏林先后與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及總理朔爾茨舉行會談。對于德方此前宣布向烏克蘭提供總計27億歐元的一攬子軍事援助,澤連斯基向兩人表示感謝。
據法新社報道,澤連斯基在與朔爾茨的會談中說:“現在是我們決定結束這場戰爭的時候了。今年,我們可以使侵略者的失敗不可逆轉。”德國電視一臺14日稱,澤連斯基要求德國通過提供現代戰斗機來支持他的國家。他稱,在訪問歐洲各國期間,烏克蘭正在致力于“建立戰斗機聯盟”。
法新社稱,在會談結束后的記者會上,朔爾茨重申了柏林的堅定支持,他告訴澤連斯基:“只要有必要,我們都會支持你。”澤連斯基表示,他將敦促朔爾茨支持烏克蘭從西方國家獲得戰斗機的想法,但并未明確提及德國會否直接提供戰機。澤連斯基特別提到,烏克蘭沒有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計劃。“我們沒時間、沒力量這樣做,我們也沒有武器可以這樣做。”他還稱,烏方正準備反攻,奪回被俄方控制的領土。此前,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援引泄露在網絡上的五角大樓情報文件的內容稱,澤連斯基在“閉門會議”上曾建議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
德國近來在對烏軍援上的態度轉變引發外界廣泛關注。俄烏沖突爆發后,該國一度被指在向烏克蘭供應軍事裝備方面保持沉默,但此后成為烏克蘭坦克和反導彈系統等軍事裝備的第二大貢獻國,僅次于美國。在澤連斯基抵達柏林前,德國聯邦政府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總額27億歐元的一攬子軍事援助。該援助包括20輛“黃鼠狼”步兵戰車、30輛“豹1”主戰坦克、200多架無人偵察機、100多輛裝甲戰車以及4套IRIS-T-SLM防空系統等。報道援引德國《明鏡》周刊的話稱,這是俄烏沖突以來德國向烏提供的最大一筆軍事援助。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13日在一份聲明中稱,通過這批寶貴且急需的軍事物資,德國再度表明是在認真支持烏克蘭。
不過,德國民眾在武器交付問題上存在分歧。在德新社委托民意研究機構輿觀(YouGov)進行的一項調查中,39%的人認為德國已向烏克蘭運送了太多的武器和其他軍備。就目前有爭議的西方設計制造的戰斗機交付問題,持反對態度者占多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今年早些時候,不少德國人走上柏林和其他城市街頭,抗議向烏克蘭運送武器。
“烏軍正在認真準備”
在澤連斯基訪問德國之前,他13日分別與教皇方濟各和意大利領導人舉行了會談。CNN報道稱,在與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會面后,澤連斯基稱,烏克蘭軍隊“正在認真進行準備”。他說:“肯定會有非常認真的步驟。我不能告訴你(什么時候)……但你肯定會看到,俄羅斯肯定會感受到。”“我們相信勝利,相信第一個重要步驟將很快實施。”
一名美國高級軍官和一名西方高級官員此前告訴CNN,烏克蘭軍隊已經在反攻之前開始“計劃”有關行動。梅洛尼在與澤連斯基的會談中承諾,將堅定不移地支持烏克蘭,并補充說,羅馬將支持基輔未來加入北約的任何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澤連斯基拒絕了方濟各進行調解以幫助結束俄烏沖突的提議,并堅稱須按照烏方條件進行和平談判。澤連斯基對媒體表示,“恕我直言,我們不需要調解人,我們需要的是公正的和平。”澤連斯基稱,“我很榮幸見到教皇,但他知道我的立場:戰爭發生在烏克蘭,(和平)計劃必須是烏克蘭(決定)的。”他稱,無法和俄總統普京進行和平談判。
俄媒:沖突或失控
當地時間14日晚些時候,澤連斯基與朔爾茨一起前往德國西部城市亞琛。德媒稱,亞琛將授予他和烏克蘭人民查理曼獎,這是一項為促進歐洲團結而授予的榮譽。法新社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也將出席在亞琛舉行的儀式,這使得澤連斯基有機會與他們進行直接會談。德媒稱,預計澤連斯基14日晚些時候將前往巴黎。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毫無疑問,澤連斯基還將借機爭取更多來自西方國家的援助。“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3日報道稱,除德國外,比利時政府12日批準了一項價值9200萬歐元的對烏一攬子援助。該資金來自對俄羅斯被凍結資產所賺取利息征收的稅款。
俄羅斯Tsargrad電視臺網站等媒體14日報道認為,在基輔當局正在準備所謂反攻的背景下,烏總統澤連斯基此次出訪意德等歐洲國家,對和平談判態度消極,顯然意在尋求更多援助并鞏固西方國家對烏支持立場。德國等西方國家在向烏提供軍援方面越來越突破底線,將帶來沖突急劇升級甚至失控的風險。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