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作為論壇指定金融服務銀行,中國銀行借力論壇效應,與全球、與時代同頻共振。
從海島西部的百萬噸煉化大乙烯項目,到新海港綜合交通樞紐網絡;從專精特新的科技初創公司,到快速崛起的民營企業;從南繁種業的民生領域,到文昌商業航天發射項目……中國銀行找準自身職責定位,自覺扛起金融使命擔當,全力服務海南省4大主導產業、3大未來產業、自貿港13個重點園區,持續深耕科技、綠色、普惠、跨境、消費、財富、供應鏈、縣域等8大金融。以金融力量圍繞“6個自由便利”助推海南自由貿易港對內對外雙向開放。
“融資” 賦能區域經濟發展
政策支持助力自貿港建設。今年初,中國銀行發布《中國銀行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工作方案(2023年版)》,發揮全球化、綜合化優勢,從12個方面45條重點措施支持海南自貿港各項工作平穩推進、有序落地,促進海南高質量發展。在今年的海南省兩會上,省政府明確提出“推進經濟運行進一步提質增效,掀起加快自貿港建設的新高潮”,海南中行認真落實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兩會”期間發布《關于金融支持“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二十條措施》,成為浪潮當中的引領者。
信貸投放服務實體經濟。2023年,海南中行將投放信貸資金超600億元,持續加大對自貿港封關運作、實體經濟發展等多領域金融支持。今年以來,在建筑材料、電力、制造業、林業等多個重點行業,實時跟進某新型環保建材開發、海南核電、海南天然橡膠等重點項目,及時補充項目資金,解決企業發展的燃眉之急,累計投放信貸資金158.1億元,其中,戰略新興產業貸款33億元,制造業貸款31.9億元,綠色信貸28億元,普惠金融貸款19.4億元。
深化發展多領域合作。聚焦“南繁、深海、航天”新藍海,與某實驗室簽署唯一戰略合作協議,中標洋浦申能海上風電項目銀團牽頭行資格金額60億元,成為全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項目主要合作銀行。順利重啟方大集團并購海航銀團貸款項目,成為海南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唯一智慧園區合作銀行。
“融智” 護航實體行穩致遠
創新信貸模式,澆灌小微企業。中國銀行將服務小微企業發展作為普惠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海南中行充分發揮創新金融產品“中銀瓊科貸”“海知貸”等特色產品優勢,持續做大業務規模;創新“種業貸”并實現全省首筆植物新品種專利權質押貸款投放;落地全省首筆“廠房貸”,實現轄內首筆可分割出售的園區內工業廠房貸款等。
金融為民,助力保民生、穩就業。今年初,海南中行聯合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舉辦2023年“惠如愿·千崗萬家”穩崗擴崗專題活動,并推出《金融助企穩崗擴崗實施方案》,將在3年內提供不少于30億元的“穩崗貸”信貸資金。
助推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服務質量。今年2月,海南中行與海南省征信有限公司、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布“海易信”平臺專屬產品——“瓊科貸”“結算貸”,金融科技強強聯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秒級”服務。
“融商” 服務金融雙向開放
發揮跨境金融優勢,服務自貿港金融開放政策落地。海南中行2019年實現全省FT賬戶系統首個試點成功上線,跨境金融和自貿金融首發首創近百項,新型離岸國際貿易額占全省的60%;2021年,落地海南自貿港首只QDLP跨境基金(募集+托管)業務、聯動中銀國際落地海南中行首只QFLP跨境基金(募集+托管)業務,成為海南自貿港首家實現雙Q業務全突破的商業銀行;2022年1月,成功中標100億元海南自貿港母基金的募集監督賬戶、托管賬戶,并助力該基金順利運營;2022年10月,成功協助省政府在港發行首單境內地方政府境外藍色債和可持續發展債50億元,敘做全國首筆合作銀行模式FT全功能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50億元;2023年3月20日,中國銀行通過香港分行成功發行首筆海南自由貿易港離岸人民幣可持續發展債券10億元,并在海南中行完成資金跨境交收,為進一步充實海南自貿港FT賬戶功能,豐富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場景,推進資本項目開放試點,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升海南自貿港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奠定了重要基礎。
發揮綜合化優勢,全力支持自貿港重點項目。中國銀行為自貿港重點項目提供“投、貸、債、股、保、租”多元金融服務。中銀投在海口江東新區投資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中銀金科在海南設立研發基地支持智慧海南建設,中銀資產設立一支規模7億元的海南自貿港基金債轉股子基金,其中首期2.1億元2023年3月末實繳到位,中銀航空租賃為海南航空提供多架飛機租賃業務,中銀金租為某企業敘做2筆合計10億元設備融資租賃業務,中銀證券積極參與海南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中銀理財積極參與投資省內市場主體發行的直接融資產品,助力多元化融資。
發揮全球化優勢,協助政府境內外招商引資。海南中行不斷強化海內外聯動,先后配合省政府開展了境外線上線下招商引資活動。中國銀行以“8大金融”為抓手全力服務海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