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細雨蝦飛長,育苗催肥正當時。時值初春,走進益陽南縣鄉村各稻蝦種養農田,到處一派忙碌景象。
南縣北洲子鎮永興村村民陳甫勝正在田邊對蝦苗投餌。去年在農行的支持下,他承包了1000多畝農田進行稻蝦生態種養,獲利近100萬元。今年開春農行又為其提供了50萬元貸款。“我用農行貸款資金購進了8000多斤蝦苗及飼料,現在蝦苗長勢喜人,趁春季蝦價較好,抓緊催肥促長,今年一定又有好收成!”陳甫勝言語間滿是期待。
南縣依靠稟賦獨特的肥沃土質和充沛的水源優勢,大力發展稻蝦生態養殖產業。為陳甫勝發放的“稻蝦貸”,是益陽分行根據“一行一策,一點一色”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大力支持區域特色農業推廣的創新信貸產品。
農歷新年過后,益陽各區縣春耕生產陸續展開。益陽分行轄內各網點積極上農戶、下農田,奔走農村第一線,根據不同區縣的特色農業產業送去“因地制宜”的信貸產品,員工們馬不停蹄,延伸金融服務窗口到農戶家門口,沅江的蘆筍、瓜果種植戶,安化的黑茶、藥材種植戶,他們的足跡遍布鄉村田野。今年以來,益陽分行已累計投放種養行業貸款3.8億元,惠及2700名農戶。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春耕備耕關乎老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籃子”,益陽分行暢通渠道,創新產品,優化服務,搶抓農時,以金融活水助力糧食和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金融支持春耕備耕,更要順應農時、提早發力。該行各網點、團隊利用春節前后的農閑時節,組織人員走村入戶開展調研,集中了解普通農戶、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春耕資金需求,有計劃有順序地推進整村建檔,對有融資需求的農戶等進行貸款調查和授信;開通“三農”春耕備耕信貸服務“綠色通道”,實行信貸審批優先受理、優先辦結。
開春后,春耕生產有序開展,益陽分行已提前將金融活水源源不斷輸送到了田間地頭。在桃江縣馬跡塘鎮種糧大戶劉平家里,嶄新的農機設備已經整裝待發。“年后我購入了春播的種子、化肥和農藥,還有農機設備,怕機油漲價,也多囤了點。有了農行的20萬元春耕“贊助”,我今年有底氣更有信心!”給農戶信心的,是國家保障糧食安全的政策支持,是他們自身的勤勞和豐富耕作經驗,也有來自農行金融支持的一份力量。截止今年2月中旬,益陽分行涉農貸款余額達82.82億元,今年新投放11.07億元,為近3700戶農戶送去了春耕備耕“及時雨”。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也是益陽分行金融服務三農過程中的目標指引。資陽區綠蔬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是市級農業產業龍頭化,也是益陽市重點扶貧龍頭企業之一,帶動農戶526戶,每年為脫貧戶增收40余萬元。該企業負責人龔仁輝在元旦前夕向資陽支行提出了240萬元貸款申請,支行客戶經理團隊在元旦假期加班加點,短短幾天內將240萬元春耕“及時雨”送到了客戶手中。“幾百畝大棚基地的土地翻耕、病蟲害防治、新苗培育,是一筆很大的開支,農行已經連續多年給予支持,今年我更是沒想到這么短的時間內貸款就能批下來,壓在我心里的大石頭總算是落地了!”龔仁輝感激地說到。
益陽分行今年已發放糧食安全領域貸款1.08億元,穩步助力地區春耕備耕有序推進。后續,益陽分行將持續聚焦中央“一號文件”,貫徹落實上級行關于服務三農的決策部署,在“綠色田野”全景圖上描繪專屬農行的亮麗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