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過,大地回暖,2023年春耕生產正由南向北拉開序幕。
作為服務“三農”主力軍, 農業銀行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將支持春耕備耕作為當前“三農”金融服務的中心工作,切實加大信貸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春耕備耕金融服務效率,助力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開好局、起好步。
全力保障春耕備耕資金需求
聚焦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農業生產和服務主體,農業銀行優先保障各地春耕備耕資金需求,提供貸款利率優惠、專屬信貸產品、業務費用減免等政策支持,2023年力爭發放春耕備耕貸款1600億元以上。
在廣東惠州,伴永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伴永康”)正抓緊開展春耕備耕工作。作為一家集水稻種植、糧食加工、儲備、購銷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伴永康長期承擔著市級、縣級糧食儲備任務。近年來,隨著儲糧任務的逐年提升,伴永康擬建設一個“年產10萬噸絲苗米的生產線”新項目。
為加快新項目落地,伴永康急需融資支持。農業銀行廣東惠州博羅支行獲悉情況后,第一時間上門了解其生產和資金需求情況,并量身制定融資方案,開辟信貸綠色通道。2月初,貸款已經陸續投放,為伴永康開展春耕備耕提供了強大資金保障。
記者從該行了解到,目前,生產線項目的廠房已在熱火朝天建設中,一場及時的“金融春雨”正助力守好“惠州糧倉”。
做好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金融支持
圍繞13個糧食主產區,東北、黃淮海 大豆 重點產區,新疆、黃河和長江流域棉花主產區等重點農作物產區以及國家 鄉村振興 重點幫扶縣春耕備耕金融需求,農業銀行積極做好對接服務,提升精準服務水平。
“我們通過加 大農業 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助力高標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 農產品 冷鏈物流 等規劃建設項目早開工、早見效。同時,做好 種業 振興、 農機 裝備制造、合成藥物等前沿產業金融服務,為農業底盤支撐技術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農業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洞庭魚米之鄉,連日來, 隆平高科 亞華水稻事業部總經理尹賢文忙得團團轉。“春節前后,我們團隊跑遍了湖南長株潭地區以及常德、益陽等主要產糧區,對接各地的經銷商,加緊種子出庫,有的還要送到農戶手上,好在農行的‘訂單e貸’年前上線了,讓經銷商回款更快,也確保了農戶下種時間。”尹賢文說。
隆平高科作為國家農作物種業領軍企業,在種業振興行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去年,農業銀行湖南長沙縣支行針對隆平高科集團下游經銷商抵押不足、融資成本過高等問題,首創“訂單e貸” 供應鏈金融 服務模式,為金融支持種業振興提供更多方式。
如今,該行已推出隆平高科企業版、個人版兩款“訂單e貸”數據網貸產品,在農業銀行手機銀行即可實現全流程線上操作。不僅滿足了隆平高科下游經銷商的融資需求,也保證了廣大農戶春耕播種的金融需求。
記者獲悉,截至目前,已有200多家企業一級經銷商通過“訂單e貸”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獲得貸款1.2億元,直接惠及23個省的4500多萬戶農戶。
全方位提供便利服務
為了便利農戶獲得資金支持,農業銀行大力推廣“惠農e貸”等線上產品,并加大信用貸款投放。今年春耕備耕期間,農業銀行計劃投放農戶貸款800億元,為廣大農戶提供便捷安全的融資服務。
與此同時,農業銀行特別開辟春耕備耕信貸服務綠色通道,實行信貸審批優先受理、優先辦結等機制,提高春耕備耕貸款運作效率。根據春耕備耕實際需要,該行在產糧大縣支行網點設立專門服務窗口,組建金融服務下鄉團隊,努力做到不誤農時。
隨著線上服務的普及度日益提升,農業銀行積極推廣應用手機銀行鄉村版,不斷豐富 智慧農業 、 農村電商 等場景金融,以 金融科技 提升春耕備耕服務能力效率。
在浙江臺州,椒江章安上千畝連片的水稻田里,農用拖拉機正往前翻著地。
“時節可不等人,農行的‘惠農e貸’是我通過手機申請的,當天下午30萬元就到賬了。現在我是種子肥料都準備足,啥都不愁了。”說起這項貸款服務,章安街道石棋盤農場負責人陳文斌贊不絕口。
圍繞種苗培育種植、農資生產運輸、農業經營主體擴大再生產等重點領域,春節前,農業銀行浙江臺州椒江支行便已經組織轄內網點深入春耕生產一線走訪當地種糧大戶、育種機構、農資公司和農業合作社,提前匹配專項信貸額度,優先滿足春耕備耕金融需求,確保資金及時入賬,不誤農時。
記者了解到,2023年,該行已累計為轄內農戶投放3800萬元貸款用于春耕備耕專項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