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數據顯示,1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8.0%,較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但仍有部分行業保持擴張;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46.7%,比上月下降2.0個百分點。
專家認為,后續逆周期調節將繼續加力,經濟運行的有利因素會進一步積聚,推動供給恢復和需求回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部分行業保持擴張
“11月份,制造業PMI在收縮區間內繼續下行。究其原因,一方面,全國疫情多點散發,消費場景受限,制造業市場需求受到一定沖擊;另一方面,房地產投資、涉房消費下滑,對制造業PMI形成一定不利影響。”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11月份制造業景氣水平總體有所回落,但仍有部分行業保持擴張,其中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醫藥、電氣機械器材等行業PMI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繼續位于景氣區間,市場需求保持增長,企業對行業發展較為樂觀。
“今年以來,盡管疫情持續擾動經濟恢復,但各級政府始終積極實施對生活服務業紓困政策,充分保障民生所需供給穩定,部分民生相關制造業細分行業景氣水平穩中有升。此外,與終端市場緊密關聯的消費品制造業PMI和高技術制造業PMI下降勢頭相對平緩,在疫情因素影響減弱后或將較快回升。”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文韜表示。
逆周期調節仍有空間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宏觀政策加力。”王青認為,近期“金融支持房地產16條”、全面降準等穩經濟政策相繼出臺,接下來逆周期調節仍有發力空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下一步應進一步加大政府投資帶動作用,穩定房地產投資,盡快解除需求收縮對經濟恢復的制約。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后續穩增長政策發力點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穩信用繼續發力,貨幣政策尚有進一步寬松空間;二是穩定總需求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加碼;三是穩房地產政策加快落實。
“12月份制造業PMI有望反彈,服務業PMI也將有所改善。”王青預測。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