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天津農商銀行立足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大局,創新性提出“金融助推都市型鄉村振興”模式,充分發揮“農”字“主辦行”作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不斷夯實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基礎貢獻金融力量。
近日,天津市首筆5000萬元奶牛活體抵押貸款成功發放,標志著該行創新服務天津畜牧業智能化發展,金融助推都市型鄉村振興又邁出了堅實一步。據悉,今年以來天津農商銀行已先后推出了春耕貸、大棚貸、奶牛貸等“穩糧”“強蔬”“興畜”類創新性金融產品,累計投放金額近15億元,持續為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輸送更多金融“活水”。
走進天津市武清區陳咀鎮小王村,一座現代化奶牛養殖場豁然出現在眼前,這就是當地有名的天津市百圣奶牛養殖有限公司。企業法人李士剛2003年進入奶牛養殖行業,從幾頭奶牛的散養戶發展到集中養殖小區,再到2013年建立起了現在的中型牧場養殖模式。目前,他的養殖場每日牛奶產量高達33噸,已經成為天津市武清區奶牛養殖產業的佼佼者。
當然李士剛也有他的難題,那就是資金問題。“我們牧場租賃的是集體用地,不是銀行認可的抵押物,4000頭奶牛也因為有養殖風險,無法獲得貸款。”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李士剛的奶牛養殖場流動資金需要由下游乳品加工企業提供支持,“但問題是,借了乳品加工企業的錢,在鮮奶銷售時就沒了議價空間。”
李士剛的難題并不是個例。長期以來,融資難一直是困擾不少農村地區發展的一大難題。由于缺少抵押物,農業經營主體很難從銀行貸到款。“牲畜是養殖企業最主要的資產,但由于活體資產抵押后管控困難,銀行在面對養殖客戶提出資金需求時,往往由于缺少抵押物而顯得顧慮重重,這也成為了制約養殖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天津農商銀行相關人士介紹到。
在了解到李士剛奶牛養殖場的情況后,天津農商銀行積極探索創新授信模式,“量身定做”金融產品,主動破解三大“難題”,利用網絡手段,實現活體奶牛資產抵押登記,破解抵押物確權“難題”;加強銀保合作,為奶牛投保政策性農業保險,破解融資風險分擔“難題”;通過數字化手段賦能,破解抵押物風險管控“難題”。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也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去年以來,天津農商銀行與天津市農業農村委聯合發布金融助推都市型鄉村振興行動方案,并先后制定6套細化子方案,設置7個鄉村振興業務支持部門,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策”的原則,千方百計為廣大涉農企業解決資金難題,助力天津地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截至2021年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85%,涉農貸款存量、增量、增速在津法人銀行中均排名第一。今年一季度末,涉農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4%,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