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充分發揮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主力軍作用,以數字化經營為依托,縱深推進普惠金融、住房租賃、金融科技“三大戰略”,持續用供給適配更高、普惠成色更足、利民服務更多的新金融之筆描繪雪城美好生活新畫卷。
堅守金融服務本源 為實體經濟發展強韌力
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綠色信貸支持的荒溝抽水蓄能電站項目。
中國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踐行“數字、平臺、生態、賦能”理念,全面打造普惠金融新格局、新模式、新生態,更好滿足廣大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金融需求。
聚焦碳達峰碳中和重點領域,促進綠色、環保產業升級,助推地方綠色金融發展。針對民生類和綠色發展項目已建立重點項目庫,并實行清單化管理,動態更新,集中資源為企業提供全方位、跟蹤式服務,細致研究并提供建設期間的融資方案,優先保障、優先投放。截至目前,該行已累計提供14.73億元綠色信貸資金為地方企業賦能、助力。延展服務邊界,新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小微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受疫情影響,牡丹江市華新化工助劑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經營遭遇了資金梗阻,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500萬元“云義貸”抗疫專享貸款讓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據了解,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在疫情期間通過發放利率優惠的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大力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
2021年至今,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圍繞支持“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向實體經濟直接投放貸款超40億元;普惠金融貸款余額突破10億元。推出“惠懂你”APP,手機端實現“即申即貸”。迭代升級“云稅貸”“商戶云貸”等10余種小微企業信貸產品,創新推廣“醫保云貸”“商葉快貸”等融資服務,加快推動普惠金融拓面提質。
扛起鄉村振興重任 為潤澤田間阡陌添活力
東寧市是全國最大的黑木耳生產基地和批發集散中心之一。由于資金需求急、運轉周期短,加之近兩年的疫情影響,當地菌農深受資金短缺的困擾。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因地制宜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農村經管站提供的農戶木耳栽植信息為授信依據,定制全流程線上個人經營類融資產品“木耳貸”,年利率僅為4.5%。菌農通過手機銀行自助操作便可完成貸款申請、簽約、支用到還款等一系列環節。推廣以來,已有2400余戶菌農獲得信貸支持,投放規模突破2.3億元。
長期以來,由于信用評價難、合格抵質押物少、成本收益不匹配等原因,融資難、融資貴一直困擾著農戶及各類農村生產經營主體。為解決這一問題,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運用金融科技工具,廣泛對接外部各類涉農數據,整合行內金融交易數據,針對不同涉農主體建立差異化信用評價模型并進行評分授信,相繼推出農戶信用快貸和墾區快貸等線上產品,有力推動了農業農村融資服務模式的現代化進程。2018年以來,該行累計為 2.1萬農戶和248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放生產經營貸款16.38億元。
除信貸支持外,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為解決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供給不充分等痛點,將金融服務觸角迅速延伸至基層村屯,著力打造“裕農通”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已建成“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1195個,通過線上終端讓農民朋友足不出村就能辦理存、貸、匯、繳等基礎金融業務;另一方面,聚焦鄉村治理,推出了“三資”監管平臺,推動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規范化、信息化、數字化。同時,推廣大宗商品套保服務,通過鎖定農產品銷售價格,助力農業穩增穩產、農民穩步增收。
發揮金融科技優勢 為化解社會痛點提效力
“關銀一KEY通”項目為外匯企業提供便利服務。
隨著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以科技創新和數字化經營將“人民至上”的新金融價值觀不斷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慧平臺優政利企。聯合教育部門搭建“建融慧學”繳費大廳,為18所中小學的學生提供線上繳費服務,累計辦理繳費5.26萬筆,金額合計1112萬元。聚焦醫療保障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全新推出牡丹江市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在為醫保部門提供信息化支撐的同時,實現醫保業務“一口通辦”,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排長隊和多次排隊的難題。上線云平臺直聯繳費系統,為牡丹江市區全部用熱客戶提供掃碼繳費服務;“關銀一KEY通”項目落地,為外匯企業辦理網上報關、出口退稅等業務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
智慧服務便捷惠民。“線上+線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強化善融商務平臺在線推介銷售優勢,扶貧商品交易額突破367萬元;四年來累計為定點扶貧村投入專項及產業幫扶資金38萬元。進一步簡化業務手續,優化已故人員繼承人存款提取流程;設立不動產抵押登記一站式便民服務點;營業網點智慧柜員機開通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等功能;裝修分期、購車分期及屬地化優惠活動持續為市民帶來消費福利。
打造溫情港灣圖景 為建設美好生活注動力
“勞動者港灣”已成為戶外工作者信賴的暖心港灣。
中國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致力于建立“接地氣”的新金融,為向社會傳遞關懷與溫暖做出最大努力。向公眾開放共享服務資源,打造“勞動者港灣”,為戶外工作者提供飲水、休息、充電、如廁等基礎惠民服務設施,增設手語專員及老幼病殘孕服務專區,累計接待和服務社會勞動者50余萬人。拓維創新“勞動者港灣+”服務模式,通過愛心公益、愛心助學、上門服務、適老服務、高考助力等方式,把金融向善的綿綿愛意送到千家萬戶。
“建行生活”平臺集美食外賣、充值繳費、電影演出、家裝生活、交通出行等十大生活場景于一身,使廣大商戶和消費者真切感受到了建行為滿足百姓吃、住、用、行服務需求的貼心關懷。目前,牡丹江地區“建行生活”注冊用戶超過5萬人,平臺入駐商戶近200家,全市屬地化活動發放優惠券8萬余張、合計金額200萬元。
“民之所需、民之所急、民之所盼,永遠是新金融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林國軒表示,“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努力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為加快建設經濟強、格局新、環境優、活力足的現代化美好牡丹江貢獻建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