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采訪段云飛時,他剛做完一臺長達5個半小時的手術。“患者病情復雜,但手術很成功。患者目前已轉危為安,我終于可以松口氣了。”段云飛是中國援圭亞那第十七期醫療隊隊長,去年10月抵圭,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援外醫療工作。
圭亞那地處南美洲北部,人口不到80萬,但全國只有1500余名醫生、3000余名護士、2000多張病床,很難滿足當地醫療需求。自1993年起,中國先后向圭亞那派遣了17支醫療隊、247名醫務工作者開展醫療援助。
抵圭不到半年,段云飛和同事們已經完成了約400臺手術。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缺乏基本的醫療設備,醫療隊隊員常常自制簡易牽引器,輔助外科手術。
除了在首都喬治敦的醫院坐診外,中國醫療隊還經常到偏遠地區巡診。今年2月,醫療隊來到了位于該國東部熱帶雨林深處的夸尼尼社區。出發當天趕上下雨,醫療隊從喬治敦驅車200多公里,途經大段泥沙路,穿越大片熱帶雨林,還要橫渡伯比斯河,車輪濺起來的泥漿幾乎覆蓋了整輛越野車,走走停停6個多小時才抵達。
聽說中國醫療隊要來,當地上百名患者一大早趕來,等候在臨時診療點。當地居民拉克拉姆·里特拉爾受膽結石困擾已久,由于當地沒有外科和麻醉科醫生,到大城市的醫院做手術需要提前3個月預約。他把希望寄托在了中國醫療隊的這次巡診上。
巡診當天,中國醫生對里特拉爾的病情進行了初診,并在最快時間內安排實施了腹腔鏡治療手術。手術很成功,已經恢復健康的里特拉爾告訴記者:“中國醫生和護士很負責,經驗很豐富,我心里感到很踏實。”
夸尼尼社區所在地區議會副主席科爾特·西梅恩說:“中國醫療隊遠道而來,醫術出色,讓人欽佩!他們還為當地醫院捐贈了不少醫療物資,我們十分感激。”
圭亞那衛生部總司長曼哈德奧表示,近30年來,一批又一批中國醫療隊隊員把先進醫療技術帶到圭亞那,以仁心仁術造福圭亞那人民,成為“兩國人民友好的重要紐帶”。(記者 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