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消息,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2年4月6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2.10%。
據央廣網報道,雖然4月份為傳統繳稅大月,但今年受財政前置影響,財政發力將對超儲形成支撐,因此有機構分析認為,4月份財政收支方面并不會造成明顯的流動性缺口。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說,近期央行大力度的逆回購操作,有助于維護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繼續處于合理充裕狀態,為流動性平穩跨季“護航”。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4月擾動流動性的因素可能還是相對較多,央行可能將更多使用逆回購等政策工具組合,保持市場流動性總體穩定。
溫彬表示:“比如在月初可能會有一些財政資金的波動,同時還有繳準、繳稅,包括可能因為地方政府專項債的加快發行,都會對短期的流動性帶來一定壓力,所以央行也會更多使用逆回購加MLF(中期借貸便利)的政策工具組合來保持市場流動性的總體穩定。”
溫彬說,今年一、二月份我國宏觀數據超出市場預期,進入3月后,局部地區疫情的反復給宏觀數據帶來一定壓力。二季度要保持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就需要進一步加大逆周期的調控力度,本著“以我為主”的原則,采取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
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溫彬認為還有很大空間,下個階段還是有降準降息的空間和必要。
此外,董希淼預計,4月份將是降準的重要窗口期。“現在整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是8.4%,如果跟歐美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們的存款準備金率比較高,還有一定的下降空間。既然我們從絕對數看有下降的空間,從現在內外部形勢看也有下降的必要,我覺得4月份降準是可以考慮的政策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