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近日銀泰證券發生了一系列高管變動,包括董事長陳曉谷,副董事長、總經理黃冰不再任職,繼而由原監事劉強接任銀泰證券董事長職務,由原銀泰證券私募子公司銀泰華盈總經理甘韶球接任銀泰證券總經理職務。
記者注意到,陳曉谷、黃冰管理銀泰證券十多年。然而,與管理層常年“穩定”相反的是,銀泰證券業績卻常年靠后,近幾年業績排名還不如十年前。2021年上半年,銀泰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29億元,排名第122;凈利潤1955萬元,排名第113。此外,屢遭監管處罰也造成了分類評價在2021年連降2級。與此同時,二股東也忙于清倉銀泰證券股權。
此次管理層的大變動,新的管理層有何新的經營理念和計劃呢?能為銀泰證券帶來新的生機嗎?對于該問題,記者通過電話聯系銀泰證券,該客服稱將轉交,但截至記者發稿,并未獲得聯系。
銀泰證券發生了多名高管變動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顯示,2月11日,銀泰證券發生了高管等成員信息變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到,首先是有8人退出,包括董事長陳曉谷,副董事長、總經理黃冰,其余6人均為董事,分別是趙佳、張麗華、賈康、高頌、韓平和鮑建學。
其次是新增4人,分別是新增甘韶球為總經理、董事;新增馬晨為董事;新增汝磊為監事會主席;新增陳蓓蓓為監事;最后是職務調整2人,劉強從監事調整為董事長,法定代表人也從黃冰變更為劉強;汪輝文從監事調整為董事。
此外,從公開信息來看,此次從監事調整為董事長的劉強資料較少,而新增為銀泰證券總經理的甘韶球曾為銀泰證券私募子公司銀泰華盈的總經理。
據銀泰華盈介紹,甘韶球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學碩士。曾任北京嘉鑫世紀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方稀土董事等職位。曾在北京市團委、中國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國家經貿委、中國南方證券有限公司任職。
甘韶球在投資銀行部工作期間曾完成東方鉭業IPO,成功策劃并參加完成中國石化收購新疆塔河油田、中原油氣私有化、綿世股份借殼燕化高新、精工鋼構借殼長江股份等大型并購案。已成功退出的投資項目有華泰長城偉業期貨、華夏航空,團隊管理的PE投資基金5家及創投基金1家(北京市高新創投政府引導基金智能制造行業),投資擬IPO項目及智能制造創投項目超過20家。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銀泰華盈全年實現利潤總額7116.55萬元,為銀泰證券貢獻了近三成的利潤總額。截至2020年末,銀泰華盈在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5只,管理規模約人民幣5.35億元,投資項目總計19個。
業績排名常年靠后
銀泰證券成立于2006年7月,是證券行業綜合治理期間首家批準設立的證券公司。公司注冊地為深圳市,注冊資本14億元,主要股東為北京嘉鑫世紀投資有限公司、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漢致遠投資有限公司,持股占比分別為91.43%、5.14%和3.43%。
證監會披露,2006年銀泰證券開業時,王翀擔任銀泰證券董事長,黃冰擔任總經理,高頌擔任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啟信寶顯示,董事長在2009年由王翀變更為陳曉谷。如此算來,陳曉谷掌舵銀泰證券近13年,黃冰與高頌管理銀泰證券近16年。
然而,如此穩定的高管團隊貢獻了怎樣的業績呢?記者注意到,自銀泰證券成立以來,業績一直位于行業靠后有時甚至接近墊底并且不見多大起色。
Wind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銀泰證券營業收入分別為9.81億元、3.94億元、3.66億元、3.01億元、4.48億元、4.5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78億元、1.52億元、1.16億元、0.34億元、1.36億元、2.31億元。不難發現,自2015年創出高峰后,銀泰證券的業績再無達到高峰的一半。
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末,銀泰證券總資產為59.12億元,排名第97;凈資產30.31億元,排名第99;2021年上半年,銀泰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29億元,排名第122;凈利潤1955萬元,排名第113,排名均位于行業139家券商中靠后位置。
甚至,反觀2010年時業績排名還好于近年來水平。證券業協會披露顯示,2010年(末)銀泰證券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位居行業第71、第79、第87和第79。
有業內人士評價道:“打造航母券商,強者恒強的行業格局下,中小券商生存更加艱難。若是股東以及高管再不能提供較好支撐,業績乏力將很難改變。”
屢受監管處罰 分類評級連降2級
伴隨著業績低迷的同時,近兩年圍繞著銀泰證券還有一些轟動市場的處罰。比如2021年4月,四川證監局披露,銀泰證券某營業部原總經理劉某杰身為證券從業人員,借用他人賬戶、私下接受客戶委托違法買賣股票,情節嚴重,被處以3年證券市場禁入、合計罰沒1430萬元的行政處罰。
同年4月,陜西證監局對銀泰證券西安友誼西路證券營業部采取責令改正并暫停新開證券賬戶3個月措施的決定。
陜西證監局稱,該營業部原負責人楊某、員工王某光長期組織客戶出借證券賬戶,謀取不正當利益,營業部廉潔從業防控機制不健全,且二人介紹參與融資的場外資金涉嫌他人犯罪所得,影響惡劣。值得一提的是,銀泰證券總部發現楊某涉及組織出借客戶證券賬戶進行場外配資被民事訴訟,并對其進行了內部處理,但該營業部未向監管報告該重大事項,合規管理存在缺陷。
再往前,2020年9月,裁判文書網披露銀泰證券某地營業部前總經理王某因違規銷售私募基金產品,被投資人訴訟至法庭,要求歸還投資款,而這也再度暴露出銀泰證券內部風控短板。
從上述看到,違法違規行為竟然均發生在營業部負責人身上。不過,面對這一系列的違規,銀泰證券的分類評級也從2020年的A級連降2級將至2021年的BB級。
業績排名靠后、屢遭監管處罰、分類評級下滑,然后限制業務發展,又導致業績排名繼續靠后的同時,銀泰證券股東也忙于清倉銀泰證券股權。記者了解到,2017年、2019年和2020年,持有銀泰證券5.14%的第二大股東國銀租賃三次掛牌清倉銀泰證券股權,但從目前工商資料顯示,上述股權仍未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