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未來的汽車比作一個人,那么我們的產品就是人的大腦。”光庭信息董事長朱敦堯近日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上,軟件將定義交互、服務、工藝,進而決定汽車的DNA和價值。
光庭信息專注汽車電子軟件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主要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汽車整車制造商,提供專業的汽車電子軟件定制化開發和軟件技術服務,具備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全域全棧軟件開發能力。
“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數字體驗以及開放的數字生態成為趨勢。”朱敦堯稱,公司重點布局智能網聯汽車軟件研發,首創“超級軟件工場”,實現與車廠、Tier1(汽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協同創新的共生共贏新模式。
助力汽車產業與IT產業融合
朱敦堯表示,他當時創業,是覺得自己的專長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很有趣。據招股書介紹,朱敦堯生于1963年,1993年赴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之后在日本微軟公司任職,參與了微軟車載操作系統(WinCE)的開發工作。
隨著汽車對導航地圖的需求大增,朱敦堯等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人才看到了發展機遇。比爾·蓋茨提出,要為每一輛車裝上一臺電腦。彼時還在日本微軟公司工作的朱敦堯受此啟發,立志要幫助汽車產業與IT產業融合。
2003年,光庭導航數據(武漢)有限公司成立。據介紹,光庭的英文是“KOTEI”,代表的是Kingdom(軟件王國)、Software(汽車軟件)、Technology(科技)、Experience(體驗)、Intelligence(智能),彰顯了公司“技術立業、管理強業、創新興業”的發展理念。
而光庭信息的核心定位就是,通過“超級軟件工場”助推車廠數字化轉型,與車廠協同創新。朱敦堯認為,現在沒有哪一家企業能把所有的技術都做好,因為今后汽車的產業鏈和生態會不斷地快速演化。
目前,光庭信息在智能座艙、智能電控、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移動地圖數據服務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行業競爭力,產品和服務得到了日本電產、延鋒偉世通、佛吉亞歌樂、馬瑞利、安波福、麥格納等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認可。
開放合作才能做大
回顧創業至今的歷程,朱敦堯深感開放合作的重要性。上汽創投、吉林汽車創投、銀河吉星均在光庭信息發展的早期入股。朱敦堯稱,這說明他們很早就看到,公司未來將在汽車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再高大的樹木,如果周圍沒有小草、叢林的保護,臺風來了也扛不住。”朱敦堯認為,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中國汽車產業要關注的是,如何在一家主機廠的汽車產業鏈上形成5到10家世界500強企業,構建一個強大的生態鏈。
比如,日本以豐田為中心的汽車產業鏈,培育出了豐田汽車、豐田通商、電裝公司、愛信精機、豐田紡機,均是世界500強企業。這些公司從事汽車產業鏈上的整車制造、金融、物流、機械、零部件等業務。
相比傳統汽車產業的梯次級生態,現在的汽車產業朝著網聯化、電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逐步形成各方平等的網狀生態。因此,未來的汽車產業鏈將以用戶為中心,車廠通過數字化轉型,與芯片商、軟件商、互聯網公司攜手打造新生態和新價值鏈。
總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汽車、電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運輸等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這意味著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快速增長。根據研究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將超過1.2萬億元,中國的市場規模將突破4600億元。
用軟件定義汽車
“軟件定義汽車”將成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其實質是軟件定義汽車體驗,實現汽車從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動終端的轉變。朱敦堯指出:“汽車工業進入大變革時期,深刻的產業轉型意味著數字化將賦能汽車工業,從而讓汽車更懂人。”
招股書顯示,光庭信息此次IPO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包括:基于域控制器的汽車電子基礎軟件平臺(下稱“汽車軟件平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和模擬平臺、智能網聯汽車軟件研發中心,都有助于公司把握未來汽車行業發展機遇。
以汽車軟件平臺為例,光庭信息將建立新的產業合作模式,打造適應未來汽車發展趨勢的軟件開發團隊和管理流程,提升與產業鏈上下游的生態合作與管理能力,全面升級軟件競爭力。
朱敦堯表示,為適應汽車電子軟件開發量的指數級增長,以及滿足軟件開發復雜性和高質量要求,光庭信息首創“超級軟件工場”。通過標準化的開發流程、可重復利用的代碼組件、持續迭代的開發工藝,以及依托開發過程的可視化管理,光庭信息已實現軟件產品的標準化、規模化開發,最大限度地縮短開發時間、降低開發成本,有效提高軟件開發質量。
“汽車軟件供應商的核心競爭力,是能夠傳承過去的能力,而不是純粹做AI算法。”朱敦堯認為,智能化就是要利用過去的經驗、知識,形成相應的學習機制去自動匹配、挖掘、演繹,在原有積累和儲備的基礎上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超級軟件工場”基于公司多年的積淀,將迸發出源源不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