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格力、美的這些大品牌家電,幾乎家喻戶曉。但很多人不知道,許多白色家電所用壓縮機的核心零部件是由一家總部在山西臨汾的民營企業制造的。
這家企業就是2020年登陸滬市主板的華翔股份。憑借在行業沉淀的多項專有技術、工藝和質量管控能力,公司已實現白色家電壓縮機零部件、工程機械零部件、汽車零部件等多元化產業布局,并發展成為國內鑄造行業綜合型領先企業。
“‘敬業、專注、精益、創新’是華翔一直堅持的經營理念,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所屬三個細分領域的行業冠軍,向百億元收入目標努力。”日前,華翔股份總裁王淵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詳解公司如何將傳統工匠精神與現代精益管理相結合,用創新研發與多層次技術儲備,不斷提高生產效益,多維度激發企業核心競爭力,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冠軍”靠什么打造?
日前,工信部關于制造業單項冠軍第六批遴選和第三批通過復核企業名單公示,華翔股份再次入選“制冷壓縮機零部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公司在白色家電壓縮機領域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工程機械零部件、汽車零部件板塊也呈現持續增長的勢頭。”王淵告訴記者,“客戶給了我們足夠的訂單保障。通過為各細分業務領域龍頭企業服務,我們也積累了批量優質終端客戶資源。”
據介紹,公司已與格力、美的、恩布拉科、豐田集團、大陸集團等各行業主要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建立項目制研發團隊,準確進行產品開發、模具研發和項目規劃,降低新產品研發風險,提升產品與終端應用領域的契合度。
客戶為何青睞華翔?王淵認為,自成立以來,華翔始終注重工匠精神和不斷創新,從而打磨出了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優秀的服務水平。
他進一步解釋,相對于一般制造行業來說,鑄造件生產對生產工藝經驗積累的要求較高,各環節均需運用到長期積累的生產工藝經驗,這要求鑄造業企業不但要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快速開發出能適應市場、滿足客戶要求的新產品,行業內企業需要配備大量的優秀技術研發人員,以保障企業技術水平的先進性,同時還需要大批熟練的技術管理人員和生產技術工人,就是“工匠”。
華翔要求“工匠”具備獨當一面、適度職業化、根據不同需要進行創新、對自己的手藝要有近乎“神經質”的藝術追求等15個條件。在內部,公司每年會開展“華翔工匠”評選。目前,公司30年以上“大工匠”有160多人,10年以上“華翔工匠”約占員工總數20%,分布在生產、品質、技術、研發等崗位。
同時,公司技術研發水平及持續創新能力在國內鑄造企業中也處于相對領先地位。
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建立了科學有效的研發體系,與華中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合作,內外部相結合持續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并與華北機電學校、平遙現代工程技術學校合作,與臨汾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共建“華翔學院”,深入落實產教融合,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實現人才儲備。
目前,公司能夠按照現有客戶需求研發各類定制化產品,已取得6項發明專利和59項實用新型的專利授權,擁有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快速的產品和技術更新能力,可以持續擴展產品應用方向和延伸產業鏈方面技術。
效益從哪里來?
大到生產管理流程、干部職工培訓,小到工人在生產線的操作步驟和走動方向,在華翔股份的每個角落,幾乎都可以感受到公司先進的精益管理理念。
今年前三季度,華翔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4.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6億元,均同比增長近八成。
“近幾年,華翔為何能取得比較快速的增長?就是我們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把效率做到了大幅提升。”王淵告訴記者,“公司始終將管理作為保持公司活力、提高生產效率和提升交付品質的重要因素,已建立完整的精益管理體系,構建出和同業不一樣的差異化競爭力,可以獲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超額利潤率。”
王淵表示,鑄造業是一個競爭充分的“紅海”。同樣的設備,因為管理差異,生產效益會有天壤之別。經過多年的精益文化導入,通過全面推行“戰略部署”“VSM 價值流繪圖”“精益會計”“TPM 全員自主維護保養”等精益工具,公司在安全、品質、交付、成本等關鍵業績指標的管理和提升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戰略部署高目標牽引的改善文化轉換,完成16項精益工具完全落地和應用。憑借先進的管理理念、高效的管理手段和完善的管理體系,公司塑造了精益化管理體系,增強了核心競爭力。
“百億華翔”如何實現?
登陸資本市場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王淵認為,山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省內多種資源豐富,高質量發展就要產業轉型升級、強鏈引鏈。
今年以來,華翔股份一直在做產業鏈的加法。今年4月,公司公告,控股子公司翼城新材料公司擬以現金方式出資3.34億元收購晉源實業100%股權。晉源實業是一家以冶煉生鐵為主要經營業務的公司,收購晉源實業后,華翔股份將實現戰略性布局上游,確保生鐵資源供應,實現短流程生產。8月,公司與洪洞縣政府擬就打造臨汾裝備制造產業簽訂《華翔(洪洞)智能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合作框架協議》,項目總投資金額約為10億元,項目將建設生產車間及購買生產設備,主要生產白電壓縮機零部件、汽車零部件等產品。9月,公司8億元可轉債獲批,公司擬投資于機加工擴產升級及部件產業鏈延伸項目、鑄造產線智能化升級與研發能力提升項目。
王淵說:“作為資本市場的‘新生’,華翔的目標非常清晰,就是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整合行業資源,實現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做成三大業務板塊的單項冠軍,向百億元收入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