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汽車在海南島緊抓氫能風口。
12月10日,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光伏制氫及高壓加氫(70兆帕)一體站落成。海馬汽車有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光伏制氫高壓加氫一體站是由海馬汽車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合作建設,全站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主要由水電解制氫裝置、多級增壓機、高/中/低壓儲氫罐等組成。該站嚴格按照GB50516《加氫站技術規范》建設,制氫和加氫實現自動化控制。
海馬汽車研發人員介紹,站內水電解制氫產能為每小時50標方,每天可生產約107kg “綠氫”。外接氫氣管束車,加注能力可達250千克/天,后續加注能力可擴至500千克/天,可以滿足每天100輛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高壓加注需求。
“只有打造出‘光、制、儲、運、加、用’一體化的產業鏈,才能進一步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和氫能商業化。”海馬汽車副董事長盧國綱表示,該站的落成標志著海馬汽車已具備高純度氫氣制備與70MPa高壓加注能力,是海馬汽車氫能商業化推廣的又一重大跨越。
海馬汽車方面透露,公司將結合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汽車以及即將投入運營的光伏發電項目,打造全球首個“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的全產業鏈零碳排放新能源汽車試運營項目。
根據海馬汽車公告,海馬第二代插電式混動汽車和第三代氫能源汽車正在全力開發中。根據后續規劃,海馬汽車海口基地將配套建設一座光伏發電站,結合新研發的海馬第三代氫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太陽能發電→電解水制氫→氫能汽車用氫”的零碳排放循環。
越來越熱的氫能賽道正在吸引各方關注和加入。根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到2025年,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到2050年,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氫能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超過10%,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2萬億元。面對萬億市場,目前,包括上汽、廣汽、長城、吉利等多家國內主流車企先后進行氫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