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快得超乎想象。當人們還在為“元宇宙”究竟是什么爭論不休的時候,海內外各自的首款元宇宙產品將相繼落地。與此同時,包括蘋果及英偉達在內的多家海外巨頭也在近期紛紛放出重磅產品。
百度將推出元宇宙產品
12月10日,百度宣布將于12月27日發布元宇宙產品“希壤”,屆時百度Create 2021(百度AI 開發者大會)將在希壤App舉辦。消息一出,即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據了解,“希壤”的造型是一個莫比烏斯環星球,城市設計融入了大量中國元素。據百度方面介紹,希壤App是首個國產元宇宙產品,將打造一個跨越虛擬與現實、永久續存的多人互動空間。
無獨有偶。海外社交巨頭Meta(原Facebook)日前也正式宣布,將向美國和加拿大18歲及其以上用戶免費開放VR社交平臺“Horizon Worlds”,標志著臉書自改名后首款元宇宙產品正式與大眾見面。Meta方面表示:“我們對Horizon Worlds的愿景是通過一流的社交世界構建工具為創作者帶來一個友好的虛擬現實空間。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一直在開發相關的工具,并根據創作者的反饋來進行改進。”
不過,面對市場的高預期,百度副總裁、“希壤”負責人馬杰表示:“目前元宇宙尚處于非常初期的產業探索階段,其發展是循序漸進的,將由整個社區花費很長時間來共同構建并成熟。”
“我覺得整體來說現在‘希壤’的意義大于實際。”一位參與體驗的玩家向記者表示,目前受限于手機性能等問題,“希壤”中的場景建模依然顯得粗糙,“不過,元宇宙幾個核心要素都有了,包括社交、互動、經濟體系,能夠看出來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雛形。”
基礎設施加速落地
毫無疑問,包含硬件在內的基礎設施目前依然是制約元宇宙發展的主要問題。不過,隨著大量資本的進入,技術不斷取得突破。近期,被業內戲稱為“擁有元宇宙最終解釋權”的英偉達在AI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英偉達CEO黃仁勛最近的一次演講過程中,一個無所不知的“Q版黃仁勛”——Toy-Me與觀眾見面,這一形象可以實現和人的自然語言交流。而這背后代表著深度學習模型下,人工智能水平正在快速進步。
據了解,Toy-Me“借用”了黃仁勛的聲音、形象和講話姿態,整個人帶光線追蹤特效,而這一切都是實時生成的。除此之外,Toy-Me還使用了目前業界規模最大的預訓練自然語言處理模型Megatron 530B。通過這個萬億參數級別的語言模型訓練,在11天時間里,AI就能完成GPT-3(第三代生成式預訓練)的水平。這意味著,Megatron 530B交流時的推理時間已降至半秒,幾乎與自然人的反應時間無異。
除了英偉達,蘋果近期也開始“放大招”。日前,有科技媒體爆料稱,蘋果即將問世的AR頭顯設備將配備3D傳感,實現手眼動作的全追蹤。
據報道,蘋果即將推出的這款設備共配備四組3D傳感器,而目前的iPhone只配備了單傳感器。“作為手機廠商,蘋果選擇了從AR端口切入其實更有技術優勢,而AR設備的關鍵在于成像和交互。”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此次蘋果的設備交互性能真的能達到目前媒體曝光的水平,那么對于整個虛擬現實行業而言都將有巨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