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風險管理作為總發行八大領域改革重點之一,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山東分行高度重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在總行風險管理部大力支持指導下,創新構建具有山東農發行特色,與風險狀況、資產規模、業務復雜程度相匹配的“PACT”契約式全面風險管理機制,以“P-Pattern模式”“A-Ability能力”“C-Culture文化”“T-Team隊伍”四方面為著力點,以制度為準繩,以合規為前提,以數據為導向,突出“全面、全程、全新、全員”,持續推進全面風險管理。
P:搭建有效的全面風險管控模式。運用系統思維,突出全面,落點基層,構建有效的風險管控模式。一是健全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框架。先后印發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建設實施方案,形成省分行黨委負總責的全面風險管理架構,努力實現風險管理四個轉變,風險管理制度和履職機制持續健全。二是構建并著力強化“組織領導、聯系掛包、縱橫協作、調度督導、激勵獎懲、責任承諾”風險及不良貸款化解清收六項“機制”。堅持省行黨委成員掛包督導重點行和重點客戶、靠前指揮,前中后臺、上下級行聯動聯防,層層壓實責任。三是有效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資產質量考核重點從促進降低不良率轉向保持資產質量穩定、從強調事后處置化解轉向事前預期管理,引導全行優化貸款結構,提升資產質量。
A:鍛煉卓越的全面風險管理能力。綜合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和工具,優化提升與業務規模相匹配的風險管理能力。一是突出“一控四防”。省行江衛國行長結合新形勢提出“一控四防”,即嚴控新增不良,防案件、防安全責任事故、防輿情風險、防系統風險。今年累計處置清收不良貸款4.21億元,其中現金清收6982.43萬元,不良貸款額為近6年來最低,不良貸款率為近10年來最低。二是全面梳理風險底數。充分運用cm2006、征信、wind等大數據監測風險信號,現場和非現場相結合對全轄風險貸款全面摸排,區分逐年壓縮風險敞口、“再融資”過渡、強化擔保等方式逐一制定風險化解方案,明確落實處置計劃。三是風控管理專業精準。強化信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在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企業降杠桿渡難關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建立信用審批“三維監督管控體系”,監控審查全流程,解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從嚴把關資金支付,從嚴強化貸后管理,深入甄別判斷風險信號,確保貸款安全。
C:培育優良的全面風險管理文化。堅持全面覆蓋、科學制衡、動態調整,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審慎經營文化。一是持續深化“合規為先、風控為要、全面主動、審慎穩健”的風險合規文化理念,多形式多載體創新開展文化宣傳,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做法在《農發行簡報》刊發,今年以來不良貸款處置清收成效6次被總行在《每日情況》上宣介。二是強化全面風險管理理念傳導。邀請總行風險管理部周建強總經理專程現場宣講全面風險管理,促進風險防控從不良貸款管理向全面風險管理轉變。梳理并進一步細化明確各類風險報告報送要求,指定特定風險報告聯絡人,暢通橫縱向信息溝通。風控會會議聽取全面風險管理報告和前臺業務部門風險報告,“上熱、中溫、下冷”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得以解決。《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嚴格落實風險報告機制》《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全面風險管理見真章》被《人民網》《今日頭條》等刊發。三是組織開展全面風險管理排查。區分15個條線、12大類風險、144項排查內容,確定236個主要風險點,動態調度、集中匯報,明確問題整改、督辦和落實責任,著力摸清風險底數,消除風險隱患。
T:打造專業的全面風險管理隊伍。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同頻共振,打造專業人才梯隊。統籌考慮機構設置、職能調整、人員配備、業務流程,設立調查評估、信用審查和放款監督“三個中心”,嚴把準入、審查、用信、貸后管理四關口,優化隊伍布局,整合辦貸流程,信貸基礎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嚴格遵循總行“三為主”管理機制,系統內率先完成全部縣級支行風險合規專員配備。組織“全面風險管理規章學習競賽月”活動,全省1314人次參加測試,平均成績98.6分,總行風險管理部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