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滬深兩市低開低走。鋰電等新能源板塊回調,寧德時代一度跌超4%。醫藥、地產板塊午后發力,恒瑞醫藥盤中漲超9%。在權重走跌的影響下,滬指及創業板指盤中分別跌超1%和2%,午后跌幅有所收窄。盤面上,食品飲料板塊領跌,貴州茅臺再次回落至1800元之下。題材概念上,元宇宙概念領漲。滬深兩市成交額較上一交易日明顯放量,北向資金凈賣出超百億。
滬指收報3492.46點,跌幅0.41%;深成指收報14515.88點,跌幅0.38%;創業板指收報3399.66點,跌幅0.30%;科創50指數收平,報1420.45點。
滬市成交4431.13億元,深市成交6370.63億元,兩市合計成交10801.7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0108.61億元明顯放量。
盤面上絕大多數板塊下跌,食品飲料領跌,采掘、有色金屬、綜合等板塊跌幅居前;僅房地產、醫藥生物及通信等板塊上漲。題材概念方面,WIFI 6概念領漲,細胞免疫治療、元宇宙、培育鉆石等概念漲幅居前;鹽湖提鋰領跌,鈷、超級品牌、大豆等概念跌幅居前。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記者表示 ,今天(11月10日)A股元宇宙概念的上漲,主要是受昨夜美股元宇宙龍頭概念股Roblox大漲因素刺激,加上A股各路資金涌入元宇宙等概念,相關上市公司表示涉及元宇宙業務,共同推高元宇宙概念板塊表現亮眼。但也要看到,元宇宙概念落地仍有較長周期,而在建設元宇宙的過程中,部分具有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能力的企業將受益于整個市場的成長紅利,但是對于一些附會概念的企業,股價可能只是過山車行情。
財信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胡文艷認為,今日股市走低原因有三:一是近期央行寬松力度總體不及預期,且隨著央行增加公開市場操作、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后,市場普遍認為年內降準預期大概率落空;二是今日公布的PPI和CPI數據遠超市場預期,引發投資者對通脹高溫不降將限制貨幣寬松的擔憂,根據測算,預計11月CPI增長2.3%,PPI增長14.2%,二者均將進一步走高;三是前期熱門的電力、光伏、新能源等板塊漲幅過高,短期內調整壓力較大,也對市場形成一定沖擊。
國家統計局11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PPI同比增長13.5%,高于9月2.8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創歷史新高;CPI同比增長1.5%,增速較9月回升0.8個百分點,結束連續四個月增幅回落的態勢。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10月CPI增長1.5%,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食品價格上漲,其中蔬菜價格出現較大幅度提高,同時豬肉價格環比降幅大幅收窄,也有助于食品價格企穩提高。其中,此輪蔬菜價格的大幅上漲,主要是與局地極端災害性天氣,氣溫驟降供給減少有關,但也與農資價格上漲,如化肥農藥上漲種菜投入成本上升、油價上調運輸成本提高等因素有一定關系,是上述幾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短期供給因素的影響是決定性的。
伍超明分析,10月CPI增長,二是受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上游價格部分傳導至下游,非食品和服務類價格提升較多。年初以來,PPI向CPI的傳導就開始了,具體表現為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剔除豬肉價格后的CPI、非食品價格走勢,均與PPI高度同步,預計這種趨勢還會延續。預計年內CPI呈整體提高趨勢,但漲幅溫和,全年中樞水平在“1時代”。
伍超明認為,10月PPI上漲主要由以下幾方面因素導致:首先,外部輸入性壓力是主要推動力。如10月美原油價格上漲超過10%,CRB大宗商品價格指數漲幅超過30%,其中工業原料和金屬漲幅達到31%和49%,導致國內企業的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較多,如10月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7.1%,PMI中的購進價格指數由上月的63.5%提高到72.1%。
伍超明進一步指出,國內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偏緊的影響依舊存在,但預計其影響將逐漸趨于減弱。如導致9月PPI大幅上漲的煤炭和高耗能行業價格,在保價穩供政策執行力度加大下,10月價格放緩,10月螺紋鋼、鋁的期貨價格跌幅均超過10%,動力煤降幅達到26.8%。預計11月PPI有望成年內最高點,也大概率成為此輪PPI上漲周期的高點,明年PPI將在高基數效應下趨于回落。
展望后市,胡文艷認為,未來影響市場走勢重要因素有二:一是美國流動性收緊引發全球資本市場調整的風險增加,如美聯儲已于11月份啟動Taper,且當前市場對其明年加息兩次的預期不斷強化,正不斷加劇全球資本市場的脆弱性。二是在供給約束偏強、成本壓力高企和消費端仍疲軟等多因素共振影響下,未來國內經濟走弱對市場的沖擊亦不容小覷。
11月10日,亞太地區股市多數下跌。日經225指數收報29106.78點,跌幅0.61%;韓國綜合指數收報2930.17點,跌幅1.09%。截至財新記者發稿,香港恒生指數報24781.32點,跌幅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