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kc0km"></samp>
    <ul id="kc0km"></ul>
    <strike id="kc0km"></strike>
    <strike id="kc0km"></strike>
  • <kbd id="kc0km"><acronym id="kc0km"></acronym></kbd>
    <code id="kc0km"></code>
    <noframes id="kc0km"></noframes>
  • 展現蓬勃發(fā)展的中國故事

    2021-06-02 12:01:49 作者:張丹華

    80多年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來到陜北蘇區(qū),寫下《西行漫記》(又名《紅星照耀中國》),向世界介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革命根據地的真實情況,展示了中國的光明和希望。今天,許多國際人士來到中國,憶往昔、看今朝,續(xù)寫“西行漫記”,講述中國故事,展現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蓬勃發(fā)展的中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留學生——

      走進延安 感知中國

    4月的延安,草木吐新綠,山川披彩裝。來自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盧旺達和老撾等1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3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留學生,為“探尋國際友人足跡,了解中國革命歷史”,走進延安,感知中國。

    “告別從前的苦日子,迎來現在的好生活”

    12日上午8時,留學生一行從陜西楊凌乘車前往延安,到時已接近中午。延安行的首站,他們來到了梁家河。梁家河村位于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東南5公里處。

    時間撥回到2015年9月22日,美國西雅圖。

    面對中外賓朋,習近平主席深情地說:“上世紀60年代末,我才十幾歲,就從北京到中國陜西省延安市一個叫梁家河的小村莊插隊當農民,在那兒度過了7年時光。”“梁家河這個小村莊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春日的梁家河已初披綠裝,柏油村道兩側,新修的石窯、整潔的農家小院,令人賞心悅目。在村委會的小廣場上,來自寶雞的一組消防官兵正面向黨旗列隊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洪亮的誓言在廣場上回蕩,吸引著留學生們的視線。

    行至梁家河“知青舊居”,只見一側立著一塊黑色石碑,上書“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隨隊老師、西北農大國際學院副院長于瑛告訴大家:“這口沼氣池是在1974年,習近平同志帶著幾個青年修建的。”

    “為什么要建沼氣池呢?”有名留學生問道。

    “早前,梁家河地處偏遠,燒煤要到百里外的煤礦去拉。群眾為了燒火做飯大量砍伐樹木,造成水土流失,影響農業(yè)發(fā)展。那時,作為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從人民日報上看到四川一些地方發(fā)展沼氣的報道后,前去四川考察,回來后指揮村里幾個石匠建沼氣池。沼氣池建好后,群眾親眼看到用沼氣點燈、做飯的效果好得很,建沼氣池的熱情一下上來了。”

    在這口沼氣池旁邊窯洞的外墻上,有一幅手繪的宣傳畫。上面寫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8個大字??吹搅杭液拥慕裎糇兓瑏碜灾蟹枪埠蛧牧魧W生杜牧同深有感觸:“村民們通過努力告別從前的苦日子,迎來現在的好生活,令人敬佩。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懷揣著要把中國建設好的愿望,努力奮斗,才有了現在繁榮富強的中國。我不禁想,當我回到我的祖國,可以為家鄉(xiāng)做些什么?”

    “親眼看看這段歷史,更加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延安城西北2公里處,一條狹窄的山溝里,楊家?guī)X革命舊址坐落于此。遠山蒼翠,松柏挺立。

    1938年11月,因日本飛機轟炸延安,中共中央機關由城內搬到楊家?guī)X。在這里,中共中央繼續(xù)指揮抗日戰(zhàn)爭敵后戰(zhàn)場并領導了解放戰(zhàn)爭,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共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由大門而入,留學生們沿著一個小坡道向上行走,眼前出現了一排窯洞。講解員高楊告訴他們,這就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當年的住所。

    毛澤東同志舊居院內有3孔坐西向東的接口石窯,中間一孔是辦公室,左邊一孔是寢室,兩孔窯洞有過洞相連,另外一孔則是工作人員住室。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間,毛澤東同志在此工作和生活。

    在寢室的墻壁上,懸掛著一張毛澤東同志和陳嘉庚先生的合照。高楊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1940年5月31日,延安人民迎來了一位客人——南洋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箲?zhàn)期間,陳嘉庚先生每年都會在國外籌集大量資金支援國內抗戰(zhàn)。來延安之前,蔣介石花費800大洋宴請了陳嘉庚先生。來到延安后,毛澤東同志用自己種的蔬菜招待了他,這頓飯只花費了兩毛錢。吃完兩頓截然不同的飯,陳嘉庚先生感慨道:“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如今,從舊居俯瞰山下,仍能看到毛澤東同志曾耕種過的菜園,他在那里種過辣椒、土豆、茄子等作物。“毛澤東同志當年就是用這里種的蔬菜招待陳嘉庚先生。”講解員指向遠處的菜園,留學生們會心一笑。

    “在巴基斯坦,毛澤東是家喻戶曉的偉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了不起的成就。來中國革命的圣地親眼看看這段歷史,更加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巴基斯坦留學生孔昊拿起手機,拍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

    “窯洞設計因地制宜,體現了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認真打量著窯洞,植物營養(yǎng)學專業(yè)的老撾留學生蘇子軒感慨,“戰(zhàn)爭年代,延安的軍民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展大生產運動,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取得最終的勝利真不容易!”

    “期待看到更多關于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在鳳凰山,留學生們又“遇見”了白求恩大夫。

    鳳凰山麓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機關到延安后的第一個駐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曾在此居住。在革命舊址北邊院子后院,有3孔石窯,是毛澤東同志舊居。中間的窯洞是會客室,里面陳設木質桌凳。一進門,留學生們的目光就被右邊墻上懸掛的素描畫吸引了。畫上,毛澤東同志和白求恩大夫正在談話。

    講解員向留學生們娓娓道來:1938年3月底的一天晚上,毛澤東同志在這里會見了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專家諾爾曼·白求恩大夫。白求恩大夫一見到毛澤東同志,就向他敬了個禮,然后緊緊握住毛澤東同志的手,從貼身衣袋里取出自己的加拿大共產黨黨員證,鄭重地交給毛澤東同志。毛澤東同志邀請白求恩大夫留在延安主管八路軍醫(yī)院,但白求恩大夫堅決要“到抗日前線去,到抗日的人民中間去”。

    這次會面持續(xù)了3個小時,談話結束時,已近午夜。當晚,白求恩大夫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我在那間沒有陳設的窯洞里,和毛澤東面對面坐著,傾聽著他從容不迫的談話的時候,我想起了長征……”

    當聽到白求恩大夫在抗日前線因搶救傷員而受傷去世時,巴基斯坦留學生金樂天說:“如果有機會,我也要像白求恩一樣為中國作出貢獻。”

    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財富。1936年和1939年,美國記者斯諾兩次采訪延安和陜北革命根據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有一種獨特的力量,并盛贊這種精神、力量、熱情是人類歷史豐富燦爛的精華,是“東方魔力”“興國之光”。

    “延安在《西行漫記》中曾被斯諾形容為中國最貧窮的地方之一。如今,不管是延安還是中國其他地方都與書里描繪的情景大不相同,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次延安之行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孔昊說,畢業(yè)后,他想用自己在中國所學,把祖國建設得更好,也要為增進巴中兩國友誼貢獻力量。

    “我親眼所見的中國和之前耳聞的不一樣,我現在正在向斯諾學習,努力讓世界各地更多民眾看到真實的中國。”哈薩克斯坦留學生張諾說。

    今年2月,張諾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開通了自己的賬號,她的初衷是想向本國民眾介紹中國的疫情防控經驗。慢慢地,張諾發(fā)現大家對中國的一切都很感興趣:“比如新年貼對聯、包餃子,我的同胞們還讓我好好學習陜西米皮的做法,回去教他們。”話音未落,她忍不住笑了起來。如今,她的社交賬號已經有12萬關注者,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希望幫助留學生們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感悟當今中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發(fā)展歷程,鼓勵他們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談及組織這次延安之行的初衷,西北農大國際學院副院長裴志超向記者介紹。

    “期待看到更多關于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等學校放假了,我還想和其他同學一起結伴再來!”蘇子軒說。

      “新技術正在改變中國農業(yè)”

    本報記者 蘇 濱

    貴州,遵義會址,一座二層小樓靜靜佇立。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伴隨著解說,會址陳列館里的一件件老物件,一段等身幻影成像的遵義會議還原影片,讓瑞士《新蘇黎世報》記者米勒頻頻按下快門。“這次來到貴州,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米勒說。

    與米勒一起的,還有來自10余個國家的近40名境外媒體記者。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的一次活動中,他們來到貴州,看中國革命舊址,看鄉(xiāng)村脫貧,看“云上貴州”。

    湄潭縣湄江街道金花村七彩部落是革命老區(qū)。“長著矮矮樹,開著白白花;綠了千千里,富了萬萬家……”這段順口溜,便是當地靠茶致富的真實寫照。在七彩部落觀景臺遠眺,蔥綠的茶園環(huán)繞村寨,黔北民居錯落有致??吹酱迕癖澈t采茶,不少記者圍了上去,一探究竟。

    面對這些遠道而來的訪客,金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總經理劉建順講起了這個小村子的變化。“早前,村里大多數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如今,家里的茶樹種上了,茶園建起來了,不少人開始回村發(fā)展,種茶、制茶、賣茶、開農家樂,收入比在城里打工高。許多茶葉還通過直播帶貨、電商平臺銷往省外,根本不愁銷路。你們看,在我們農村也能過上好日子!”

    “這次采訪讓我發(fā)現,中國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人民永不放棄、團結一心的精神。”韓國《朝鮮日報》記者樸秀纘第一次來到貴州,中國鄉(xiāng)村民眾的生活讓他感觸頗深。

    在米勒、樸秀纘等記者訪問貴州前,西班牙埃菲社、日本NHK電視臺等外國媒體的記者也來到貴州,如何運用新技術幫助農村經濟發(fā)展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在貴州南部的修文縣扎佐鎮(zhèn)香巴湖村,華云獼猴桃生態(tài)農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協(xié)調人周珍品對埃菲社記者說,合作社提高了農業(yè)效益,還促進了農民的培訓。“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我們的工作非常有用。我們有相機和設備,可以告訴我們種植園的情況,提高了水果的質量和產量。”

    埃菲社的報道還援引了相關數據,2019年貴州省擁有49個電子商務中心和8000多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在全省30戶以上的村莊中,約90%的村莊可以接入4G網絡,一些村莊還開通了5G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和5G網絡等新技術正在改變中國農業(yè)。”報道稱。

    掃一掃分享本頁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app| 蜜芽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99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手机看片在线精品观看|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 国产999精品2卡3卡4卡| aaa级精品久久久国产片|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3atv国产精品视频|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